返回栏目

【农业】2019年这些农业项目可以申请补贴,千万不要错过!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责任编辑: 红色山西网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作为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各类农业补贴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助推器和指挥棒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并且由普惠制转为向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引导帮助农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但是,也有许多农业从业者表示,自己明明递交了申请,却并没有拿到农业补贴。这是怎么回事呢?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徐春晖分析:

徐春晖: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就开始发放农业补贴。近年来,农业补贴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申请农业补贴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有的农民朋友抱怨,自己明明递交了申请,却没有拿到农业补贴。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从多方面查找原因,分析对策。

  一是要掌握好国家农业补贴申请以及发放的规律

  许多农业补贴的申请是跨年度的,比如,山东省2018年的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其实在2017年3月就已经开始申报项目储备了。如果您上一年度申请上报了,补贴没有批下来,不妨咨询一下当地农业主管部门,看看项目的申报是不是还在储备计划中。对于补贴发放的时间,每个省和地区也是有区别的,比如一些扶持资金类的补贴往往集中在年中或下半年发送。所以,想拿补贴,要先把补贴发放的规律及时间把握清楚。

  二是申报材料的完整性

  首先是材料的字体、格式、装订都有一定要求;其次,申报材料的首页最好要有目录,按顺序列明。比如,申请书、申报表、补贴申请报告、企业及项目基本情况简介、公司的营业执照、项目的可研报告及项目相关的资料图片和企业相关荣誉等。如果是扶持项目,一定要在补贴申请报告中把该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撰写清楚。比如,是否有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能否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能否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能否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等,要写得一目了然。还有一些项目申报,明确要求需要甲级资质的可研报告,如果您提交的是乙级资质的,补贴的申请肯定通不过的。

  三是做好申请补贴项目的跟踪

  因为,农业补贴资金就那么多,僧多粥少,竞争非常激烈。此外,企业申报项目和本地财政扶持项目一定要对称。举个例子,你申报的项目虽然是国家公布的政策扶持重点,但不一定是本地财政规划扶持的重点,那就会存在项目不对称的问题。同样的道理,每个地方扶持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比如你们当地规划重点扶持种植业,而你发展的是养殖业,那申报起来就没有种植业的顺利,资金肯定也没有种植业的多。

  四是农业补贴发放的规范性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但在有的省市,执行起来却背离了政策初衷,靠关系拿补贴的现象也存在,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补贴的执行和落实不到位,需要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管,也需要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总之,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农业企业,一定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资质,做好龙头企业或示范合作社等各种认证,这样申报农业补贴的时候,会有优先获得补贴资金的权利。作为普通农户,要及时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动态,及时申请补贴。作为政府部门,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将一些行之有效的农业补贴政策制度化,把农业补贴积极落实到位,让其真正用到实处,能更好的落地生根。

2019 年这些农业项目可以申请补贴,千万不要错过!

目前,全国范围内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国家财政在农业产业上也增加了补贴力度。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

只要创建通过,国家先行补助 1 亿元,用于园区建设。

目前,全国一共创建了 62 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到 2020 年一共要创建 300 家,还要再创建 238 家。

《农业农村部 财政部关于开展 2018 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农计发〔2018〕11 号)》要求,突出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融合、农户带动、技术集成等功能作用,打造现代农业建设样板区和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根据产业园相关因素,中央财政将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认定创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给予适当支持。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形成的具有明确区域范围、建设水平领先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去年,中央财政投入 50 亿元进行专项扶持,截至去年底,全国已批准创建 41 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田园综合体项目

田园综合体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

财政部在去年发布《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中确定了在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 18 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这无疑是继发展特色小镇之后农村发展的又一“新蓝海”。

资金扶持额度:

(1)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每年 6000-8000 万,连续三年,比如河北迁西县花香果巷项目,第一批 8000 万资金已经到位。

(2)省级田园综合体:3000-6000 万,根据各省具体情况,比如江苏省 2017 年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资金各 3500 万元,其中: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别为 3500 万元、400 万元。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

创建通过国家给予 5000 万元补助资金。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新形势下改善农业供给、拓展农业功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均作出了部署,特别是今年中央 1 号文件明确要求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目标是按照当年创建、次年认定、分年度推进的思路,力争到 2020 年建成 300 个融合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发展、利益联结紧密、配套服务完善、组织管理高效、示范作用显著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实现多模式融合、多类型示范,并通过复制推广先进经验,加快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项目

以前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从 2018 年开始,每个创建通过的先导区,国家将给予 2000-3000 万不等的补助资金。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 号)精神,支持各地培育打造和创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以下简称融合发展先导区),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和融合发展各类经营主体。

按照“一年有规划、两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的总体安排,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培育打造和创建一批产业融合方式先进、经济效益显著、产业集群发展高效、与农民利益联结紧密的融合发展先导区,形成多元化的融合发展新模式新经验,有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分享更多的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根据先导区发展规划,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通过市场化运作和专业化管理,加大对融合发展先导区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

2018 年发展农产品加工,可以申报的政策有

(1)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采取“先建后补”方式,本项目往年补贴比例为总投资额的 30%,自 2016 年起,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对项目对象实行定额补贴,标准为 1-34 万元。

(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以财政补贴和贷款贴息的方式支持合作组织和涉农企业发展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初加工建设,合作社类财政补助项目中央财政资金额度为 30~80 万元,涉农企业类财政补助项目中央财政资金额度为 50~100 万元,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财政补助项目中央财政资金额度为 20~40 万元。

(3)国家扶贫开发资金扶持项目:国家扶贫开发资金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对贫困地区带动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支持。2004 年开始,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范围内认定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并给予贷款贴息支持。据统计,在扶贫龙头企业中,80% 以上都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资金规模不定,一般为 200-500 万元。

(4)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2008 年开始中央财政设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把支持农产品加工、推动建立一批集优势产业生产和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群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成为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资金规模不定,一般为 30-150 万元。

(5)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申报:畜禽水产调理制品,蔬菜调理制品,生制或熟制菜肴调理制品等的加工生产等,从事主食加工的企业可以申报,往年申报时间在 4 月左右。

(6)农产品加工专项补助项目:项目范围囊括粮食、果蔬、畜产品、油料、水产品、食品、液态奶、酒花麦芽类等;项目对企业年内新增固定资产有要求,具体各地要求不一致;项目补贴 20-50 万元。

(7)开发性金融支持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项目范围包括三部分,一是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畜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和特色产品加工等,二是农产品加工专用原料基地,三是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开发银行将根据农产品加工企业需求提供各种类型的贷款产品。

(8)农副资源饲料化利用示范:对粮食、果蔬、棉麻、油料等农作物生产及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进行饲料化开发,挖掘农副资源饲料化利用潜力,推动粮食作物饲料化利用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废弃物饲料化利用;申报主体为农民合作社,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或饲草料加工企业;地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先支持。项目要求合作社成员户数 50 个以上,企业注册资本应达到 500 万元(含)以上;项目补贴 300-400 万元。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电脑版   |   移动版

 

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主办

网站版权所有:山西红色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晋ICP备19004976号-1 

公安备案编号:晋公网安备14010702074457号 

技术:红色山西网运营团队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东仓巷甲4号

邮箱:redsx@sina.com

执行总监:13283623983

违法与不良信息投诉电话:0351-211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