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说柳林
□杨忠明
上网搜索柳林县,在人为清除之后,还是充满着许多触目惊心国字号的负面消息,在柳林民间也充斥着颓废萎糜的情绪,自我调侃段子流行,消极悲观情绪蔓延。
社会对于黄河岸边这个年轻的县份误会太深!渐渐地用有色眼镜反看柳林,怀着兴灾乐祸的心情,投来大多是鄙视的目光。在浓重的负面气氛中,应该正说几句柳林县。
一说,看客心态下的柳林。
“看客”是什么样的定义呢?鲁讯先生的作品中有淋漓尽致的体现“就是对死囚行刑时,手执馒头,拥挤在刑场等待刀起头落后,趁热吃沾血馒头的群体,”先生用血淋淋的生动,把变形的脸孔和极简的头脑给勾勒了出来。鲁讯先生时代有看客,当今时代当然也有看客。只要是事不关我,我就围观,无动于衷,面对绝望跳楼者,看客会支起脖子,扯开冒着臭气的嘴巴,撕哑地高喊,“跳呀,怎还不跳呢?”
柳林县经济剧烈活动,引起了全社会的忌妒,亦真亦幻的消息发到网上后,看客们带领读者们,人手一把放大镜,横挑鼻子竖挑眼,在品论着楚河汉界,将情绪地彻底发泄一番,看客心态是大脑里的洪水猛兽,如洪水猛兽一般势不可挡。
二说,总有爆炸性消息的柳林。
整个山西,多煤、多煤矿、多煤矿老板。
为什么柳林总能冲到前列,抛头露面?细想可能来自两个原因。
黄河东岸的吕梁山区,河壑纵横,是草木难生的黄土圪梁,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官员认为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上世纪70年代,在中阳县、离石县所属的公社中,分出几个组建了柳林县,穷是这片区域的底色,也是柳林的底色。
拜上天所赐,地上高低不平荒凉一片,地下却臧金蕴银,煤炭资源不仅多而且好,4号优质主焦煤堪称“国宝”,是煤中精品,柳林优越感不仅超过无煤县,也超过了其他产煤县。据说,柳林县的4号煤很早就被发现了,只是从长远的战略角度考虑,未被允许开采。
后来政策变了,有水快流了,柳林县的4号煤开始大量地开采,从此,潘多拉的盒子就被打开了。柳林县的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县域经济未经磨砺,仅仅十几年,一步到位,由穷转富,这个变化外界接受不了“都是穷地方,凭啥你就一夜暴富?”看客开始盯上柳林,希望看到柳林刺激的负面消息。
柳林人也接受不了,挣钱像梦幻一样有点不真实,富的太快了,没有来得及准备,没有过程,出现了德财错位,在社会中难免出洋相,被“好事”的媒体发布出去。更为严重的是经济高速发展给柳林人上演了一幕海市蜃楼,经济发热导致头脑发热,让柳林人相信经济会永远奔驰,于是出现了大量的经济泡沫,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民间借贷,供需两旺,级数叠加。梦醒时分,代价不可谓不深。
三说,人杰地灵的柳林。
柳林是一片光荣的土地。
1936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东征期间,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由陕北来到今柳林县三交镇,组织建立起山西省第一个红色政权“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柳林是人杰辈出土地,柳林人贺昌与高君宇等先烈最早领导山西省青年运动、工人运动,是中共早期的高级党务工作者;柳林还是一片洒满先烈鲜血的土地,1936年4月,在攻打三交镇的战斗中,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造者、红二十八军军长刘志丹,壮烈牺牲三交镇党家寨鏊子圪达。
这些既成的史实,放在国家历史长河中都是可圈可点的存在,才是柳林永恒的光芒。
褪去煤炭的光环,揭去财富的外衣,真实的柳林依旧有着大片的低收入人口,依旧面临着财政高收入如何带动社会全面进步的难题,如何让短期的出土的财富惠及后世子孙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