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责任编辑: 红色山西网
运城市老促会工作闻喜现场会
瞻仰、参观花絮
“人间最美四月天,大地披彩展新颜”。在这春光明媚、姹紫嫣红的美好季节,运城市老促会工作闻喜现场会在闻喜大酒店如期召开。
今天下午2点,运城市老促会工作闻喜现场会安排全体与会人员先后瞻仰、参观了下丁村英烈纪念馆、太岳三地委陈家庄纪念馆、大窑洞、中华宰相村、上镇村闻喜花馍展馆等四个景点,下午六点半结束。参观的内容丰富,精彩纷呈,亮点颇多,各有特色。既有“两战时期”的主要事件、典型事迹和杰出人物,又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老区人民艰苦卓绝的探索与奋斗,还有闻名遐迩的古、现代贤相、将军激励后人,以史为镜,更有改革开放时期老区人民不忘初心、创新发展的辉煌成就与会人员经过参观学习,不无感慨地说:此次参观使心灵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精神得到提振。此次参观的确有看头,有学头,有想头,有赶头,有干头,有奔头。闻喜县老促会各项工作走前头,各县老促会要以闻喜县老促会为榜样、为目标,对标闻喜县老促会,奋发有为,迎头赶上,以优异的成绩向祖国母亲70华诞献一份厚礼!参观持续四个半小时,大家虽然很累,但仍然兴致勃勃。此次闻喜现场会参观活动之所以紧张有序、圆满成功,得益于闻喜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得益于运城市老促会的关怀指导,得益于闻喜县老促会的认真准备,精心谋划。全体与会人员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闻喜县神柏乡下丁村党支部书记李明虎介绍下丁村英烈纪念馆、时代精神馆、廉政教育等情况闻喜县郭家庄镇陈家庄村党支部书记仇家文介绍太岳三地委陈家庄纪念馆、大窑洞、部分遗址情况闻喜县郭家庄镇陈家庄村党支部书记仇家文介绍太岳三地委陈家庄纪念馆、大窑洞、部分遗址情况裴氏后裔裴建民介绍裴柏村——中华宰相村情况闻喜县上镇村工作人员介绍闻喜花馍产品展览馆及系列产业发展情况闻喜县神柏乡下丁村是个革命老区。1936年5月,时任中共河东中心县委书记嘉康杰避居下丁村,发展农村党组织,组建农民抗日武装,开辟农村抗日根据地,下丁地区抗日烽火被点燃。抗战期间,老一辈革命家嘉康杰、金长庚、柴泽民等人曾在此活动。抗日游击队第九支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下丁村为根据地开展活动,英勇杀敌。下丁村先后有21名烈士为革命献出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改革开放以来,下丁村党支部感悟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道理,确立并坚持了“以人为本,思想为先”的工作思路,始终坚持“党员、干部学习例会制度”、“党员组织生活例会制度”、“重要节日庆祝制度”、“年终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学习班制度”,与时俱进,常学常新,持之有素,从不间断,成为闻喜县农村基层党建的一面旗帜。下丁村先后被命名为“山西省弘扬延安精神教育基地”、“运城市党史研究教育基地”、“闻喜县农村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陈家庄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晋南“三臣”之一崔斗臣的故乡,也是运城市颇有影响的革命老区村。在新中国成立前,陈家庄村曾是中共稷麓三区区政府、中共闻喜地下县委、稷簏县委、县政府、太岳三地委、三专署、大岳军区三分区司令部等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嘉康杰、柴泽民、金长庚、赵宜轩、王立中、阎嘉德、杨作杰等一大批革命领导干部曾在这里居住从事革命工作。“两战”时期陈家庄村是稷王山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被誉为河东“西柏坡”。陈家庄村现存革命遗址有:河东特委联络站(后称交通站)、稷麓县委县政府旧址、太岳三地委三专署旧址、太岳军区三分区司令部旧址、晋南报社、电台、地道、邮政局、冀南银行、贸易公司、兵站、监狱、崔斗臣故居、地道、大窑洞等30余处。
裴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在上下二千年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伟人,彪炳史册。”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绝无仅有。
裴氏家族公侯一门,冠裳不绝。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0余人。在上下两千余年间,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1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郡守以下不计其数。还多次与皇室联姻,出过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附马21人自汉、魏,历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在中华大地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裴氏家族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方面,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仅隋唐二代活跃于政治舞台上的名臣就不下数十人。其中著名的政治家有裴秀、裴楷、裴蕴、裴矩、裴他、裴让之、裴政、裴寂、裴胄、裴度、斐枢等;军事家有裴行俭、裴茂、裴潜、裴叔业、裴邃、裴骏、裴衍、裴宽、裴果、裴文举、裴镜民、裴济等;法学家有裴政;外交家有裴矩、裴世清等。
隋代名臣裴政,是著名的法律学家。据《隋书》记载,裴政在断狱时,“用法宽平,无有冤滥”,深得民心。又因敢于直言进谏,多所匡正,享誉朝堂内外。隋文帝继位后,裴政等人受命制定隋朝新律《开皇律》。裴政博采魏、晋、齐、梁等南北朝时各家刑典,取其可用之处,废除了前世的枭首、鞭笞等酷刑,把刑讯时惯用的大棒、毒杖、车辐压踝等酷刑全部革除,并规定民有冤屈,县不受理时,可依次上诉郡、州、省,仍不理者,可直接向刑部申诉。《开皇律》无论从内容到形式,比历代任何律令都显得格外开明,是一部划时代的古代刑典,为后世立法奠定了规范格式。明代大思想家王夫之高度评价道:“今之律,其大略皆隋裴政之所也”,足见其影响深远。
隋朝文林郎裴世清,是个九品小官,正史甚至没有给他立传,但他却是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代表国家,率领访日友好使团出访日本的外交大臣。隋大业三年(607年),日本国派遣使者小野妹子访隋,次年3月到达长安。裴世清受隋炀帝诏命,率隋朝使团一行13人回访日本,并晋见了日本天皇,献上了文物及国书。 他携带的这份国书在日本的《日本书记》太籍中被保存下来,成为永久的历史见证,为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关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名臣裴矩(547——627年),是供职于周、隋、唐的三朝元老,为政廉谨,颇负清名。他先后任民部侍郎、内史侍郎、尚书左丞、史部尚书等职。隋炀帝时,裴矩受命赴张掖(今甘肃)主管与西域各国开展贸易之事。在与各国商人接触中,他获得了有关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大量宝贵资料,编撰成《西域图记》3卷。书中不但以大量的文字介绍了西域44国的国情,还绘制了许多地图,标出了从敦煌到达地中海的3条大道,其中中道和南道,即为历史上有名的“丝绸之路”。
唐开国元勋裴寂,在隋末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之际,高瞻远瞩,顺天顺人,鼎助李渊起兵晋阳,建立了李唐王朝。
唐宰相裴耀卿(681——743年),致力于整顿漕运,保证了南粮北调的水道畅通,解决了唐王朝沿续了几十年的关口粮荒问题,开元年间传为佳话。
一代贤相裴度,更是世代传颂,名垂青史。在唐代政治家中,裴度的名字完全可以与唐初的名相魏征等人相提并论。他从青年时代便胸怀壮志,正气凛然。其一生的最大功绩就是竭尽毕生精力去一次次地削平藩镇割据势力,特别是在平定淮西藩镇吴元济叛乱中,立场坚定,力挽狂澜,功绩卓著,使唐朝又一度取得了统一,出现了“元和中兴”的政治局面。淮西之乱平定之后,唐宪宗封裴度为上国柱并晋国公。后来由于奸臣构陷,裴度三起三落,几度入相,几度出藩。裴度为相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诗文大家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等都曾撰写诗文颂扬他的功德。他的一些事迹,甚至被编成传奇小说,在民间广为流传。
裴氏家族公侯一门,冠裳不绝。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0余人。在上下两千余年间,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1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郡守以下不计其数。还多次与皇室联姻,出过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附马21人自汉、魏,历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在中华大地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裴氏家族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方面,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仅隋唐二代活跃于政治舞台上的名臣就不下数十人。其中著名的政治家有裴秀、裴楷、裴蕴、裴矩、裴他、裴让之、裴政、裴寂、裴胄、裴度、斐枢等;军事家有裴行俭、裴茂、裴潜、裴叔业、裴邃、裴骏、裴衍、裴宽、裴果、裴文举、裴镜民、裴济等;法学家有裴政;外交家有裴矩、裴世清等。
隋代名臣裴政,是著名的法律学家。据《隋书》记载,裴政在断狱时,“用法宽平,无有冤滥”,深得民心。又因敢于直言进谏,多所匡正,享誉朝堂内外。隋文帝继位后,裴政等人受命制定隋朝新律《开皇律》。裴政博采魏、晋、齐、梁等南北朝时各家刑典,取其可用之处,废除了前世的枭首、鞭笞等酷刑,把刑讯时惯用的大棒、毒杖、车辐压踝等酷刑全部革除,并规定民有冤屈,县不受理时,可依次上诉郡、州、省,仍不理者,可直接向刑部申诉。《开皇律》无论从内容到形式,比历代任何律令都显得格外开明,是一部划时代的古代刑典,为后世立法奠定了规范格式。明代大思想家王夫之高度评价道:“今之律,其大略皆隋裴政之所也”,足见其影响深远。
隋朝文林郎裴世清,是个九品小官,正史甚至没有给他立传,但他却是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代表国家,率领访日友好使团出访日本的外交大臣。隋大业三年(607年),日本国派遣使者小野妹子访隋,次年3月到达长安。裴世清受隋炀帝诏命,率隋朝使团一行13人回访日本,并晋见了日本天皇,献上了文物及国书。 他携带的这份国书在日本的《日本书记》太籍中被保存下来,成为永久的历史见证,为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关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名臣裴矩(547——627年),是供职于周、隋、唐的三朝元老,为政廉谨,颇负清名。他先后任民部侍郎、内史侍郎、尚书左丞、史部尚书等职。隋炀帝时,裴矩受命赴张掖(今甘肃)主管与西域各国开展贸易之事。在与各国商人接触中,他获得了有关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大量宝贵资料,编撰成《西域图记》3卷。书中不但以大量的文字介绍了西域44国的国情,还绘制了许多地图,标出了从敦煌到达地中海的3条大道,其中中道和南道,即为历史上有名的“丝绸之路”。
唐开国元勋裴寂,在隋末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之际,高瞻远瞩,顺天顺人,鼎助李渊起兵晋阳,建立了李唐王朝。
唐宰相裴耀卿(681——743年),致力于整顿漕运,保证了南粮北调的水道畅通,解决了唐王朝沿续了几十年的关口粮荒问题,开元年间传为佳话。
一代贤相裴度,更是世代传颂,名垂青史。在唐代政治家中,裴度的名字完全可以与唐初的名相魏征等人相提并论。他从青年时代便胸怀壮志,正气凛然。其一生的最大功绩就是竭尽毕生精力去一次次地削平藩镇割据势力,特别是在平定淮西藩镇吴元济叛乱中,立场坚定,力挽狂澜,功绩卓著,使唐朝又一度取得了统一,出现了“元和中兴”的政治局面。淮西之乱平定之后,唐宪宗封裴度为上国柱并晋国公。后来由于奸臣构陷,裴度三起三落,几度入相,几度出藩。裴度为相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诗文大家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等都曾撰写诗文颂扬他的功德。他的一些事迹,甚至被编成传奇小说,在民间广为流传。
上镇村位于闻喜县东部,距县城15公里。全村共有3个居民小组,308户1400余人,上镇村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5名。1700亩耕地,其中水浇地956亩。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在集镇务工和生猪养殖为主,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上镇村依靠农村产业政策,调结构,提效益,带领群众发展多元化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绿色能源、打造文化产业,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国家级环保生态村、山西省生态文明村、山西省文明和谐村、全省最美旅游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山西省卫生村、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在新农村建设中,上镇村以园林化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规划,重建水、电、暖、配套的现代化新村,彻底改变了村民住房落后的面貌。新村占地140亩,南北主街道宽30米,东西街道宽16米,巷道10米宽。经过多年的努力,建成街心休闲广场一处,建成舞台一座、建成综合大楼一栋;完成街巷道硬化6.5公里;栽植雪松、法桐、冬青等2.2万株;安装路灯60余盏。目前,规划合理的上镇新村,街、道、巷配置合理,上水畅、排水通,道路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全部到位。
近年来,村“两委”因势利导,立足村情,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通过引项目,抓产业调整,使上镇村的经济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上镇村的经济经历了规模发展、生态发展和循环发展三个阶段。一是规模养殖阶段。结合本村发展实际,大力发展特色经济。2007年7月成立了闻喜县展鑫养猪专业合作社,建筑面积20000余平米,拥有现代化养猪设备300余套,每年可向社会提供商品猪12000余头,年人均纯收入可增加2000元;饲料所用玉米、麸皮等都是向周边农户收购,可带动周边1300余个农户种植玉米3000余亩,人均收入增加2000元。合作社产品在2009年8月8日进行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产品销售到河南、四川、北京等地市场。二是生态发展阶段。近几年来。针对养殖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出现的矛盾。合作社建立了我县第一个大型沼气站,每年可将1.3万吨猪粪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处置。年产沼气全部免费供全村300余农户使用。三是循环发展阶段。2012年与闻喜县卫嫂食品有限公司共建万亩小麦标准化示范基地,发展极具地方艺术特色的花馍文化产业,产品畅销北京、西安、太原等城市,深受消费者青睐,实现了种、养、产、供、销一条龙循环发展。
2012年底建成了双喜门一个,门呈双喜,相连一体。在富民大道两侧建了喜字造型的12生肖和喜字造型的百家姓12个,寓意抬头见喜,进门沾喜,出门带喜,天天闻喜。而闻喜花馍是流传于我县民间的一种传统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建成了一个国家级花馍展厅,有百余种花馍展品,品种包括:结婚花馍、祝寿花馍、小孩满月花馍等,样式包括传统的和现代的。从2013年至今,上镇村共举办了六届“中国?6?1东镇‘双喜’文化节”。“双喜门”被世界纪录协会评为世界最大双喜门,依托双喜文化产业计划新建一个以双喜文化为主题的宴厅、活动中心,形成一个婚庆、婚纱摄影、双喜文化等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链条。
在新农村建设中,上镇村以园林化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规划,重建水、电、暖、配套的现代化新村,彻底改变了村民住房落后的面貌。新村占地140亩,南北主街道宽30米,东西街道宽16米,巷道10米宽。经过多年的努力,建成街心休闲广场一处,建成舞台一座、建成综合大楼一栋;完成街巷道硬化6.5公里;栽植雪松、法桐、冬青等2.2万株;安装路灯60余盏。目前,规划合理的上镇新村,街、道、巷配置合理,上水畅、排水通,道路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全部到位。
近年来,村“两委”因势利导,立足村情,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通过引项目,抓产业调整,使上镇村的经济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上镇村的经济经历了规模发展、生态发展和循环发展三个阶段。一是规模养殖阶段。结合本村发展实际,大力发展特色经济。2007年7月成立了闻喜县展鑫养猪专业合作社,建筑面积20000余平米,拥有现代化养猪设备300余套,每年可向社会提供商品猪12000余头,年人均纯收入可增加2000元;饲料所用玉米、麸皮等都是向周边农户收购,可带动周边1300余个农户种植玉米3000余亩,人均收入增加2000元。合作社产品在2009年8月8日进行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产品销售到河南、四川、北京等地市场。二是生态发展阶段。近几年来。针对养殖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出现的矛盾。合作社建立了我县第一个大型沼气站,每年可将1.3万吨猪粪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处置。年产沼气全部免费供全村300余农户使用。三是循环发展阶段。2012年与闻喜县卫嫂食品有限公司共建万亩小麦标准化示范基地,发展极具地方艺术特色的花馍文化产业,产品畅销北京、西安、太原等城市,深受消费者青睐,实现了种、养、产、供、销一条龙循环发展。
2012年底建成了双喜门一个,门呈双喜,相连一体。在富民大道两侧建了喜字造型的12生肖和喜字造型的百家姓12个,寓意抬头见喜,进门沾喜,出门带喜,天天闻喜。而闻喜花馍是流传于我县民间的一种传统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建成了一个国家级花馍展厅,有百余种花馍展品,品种包括:结婚花馍、祝寿花馍、小孩满月花馍等,样式包括传统的和现代的。从2013年至今,上镇村共举办了六届“中国?6?1东镇‘双喜’文化节”。“双喜门”被世界纪录协会评为世界最大双喜门,依托双喜文化产业计划新建一个以双喜文化为主题的宴厅、活动中心,形成一个婚庆、婚纱摄影、双喜文化等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链条。
2018年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年,对上镇的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镇村党支部带领全村因势利导,立足村情,通过规模发展、生态发展、循环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今年我们在磨盘岭荒地上建设休闲农业生态观光园产业,打造集杜仲经济林种植、民俗旅游、双喜文化、农业采摘、休闲娱乐、餐饮住宿、农家乐、垂钓园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园。
目前,杜仲经济林种植、采摘大朋、农家乐、垂钓园项目正在建设中。届时,这片荒岭不仅成为上镇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同时成为东镇人民的天然氧吧、群众娱乐休闲的“后花园”。
目前,杜仲经济林种植、采摘大朋、农家乐、垂钓园项目正在建设中。届时,这片荒岭不仅成为上镇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同时成为东镇人民的天然氧吧、群众娱乐休闲的“后花园”。
去年以来,闻喜县东镇上镇村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启动实施了农家生态园、村民住宅楼、排水改造等工程,努力建成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