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李德生是12军35师师长,党委书记。常锋铭是师部保卫干部。当时传说部队另有任务,要去抗美援朝,但也要留一部分人,常锋铭不愿留四川,愿随部队走。师部党委在讨论去留人员时,决定让常锋铭留下继续做保卫工作,为做通他的思想工作,李德生曾与他谈过一次话,并赠给他一个笔记本。这个笔记本常老像宝贝一样保存着。无论在百忙的工作中,还是最危难的时候,总是会想起师长的谈话,笔记本里的内容,使他终生难忘。
回忆一个笔记本的故事
□平顺县老促会 / 刘爱文
李德生
1950年11月上旬的一个上午,李德生师长打电话让常锋铭过去一下,他担心的事终于发生啦。他走到办公室门口,师长正在等候,见面就说:“进屋说话”。坐下后,他便问:“师长有事?”师长说:“近日一直很忙,去兵团开了几次会,兵团讨论决定,有新任务。”他说:“仗打完了,土匪捉了,还有啥?”师长严肃的说:“照你这样说,应该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了。家里的敌人打完了,大门外还有么!”接着说:“军委点名三兵团去抗美援朝,先前方,后后方。做到走的愉快,留得安心。决定后任何人都要执行,违者受纪律处分,是党员的要开除党籍。”师长这么一说,他的心更有些慌了,觉得心脏“忐忐忑忑”的直跳。
“机关要调走几个干部,你们保卫科有6个股以上干部,兵团要走两个,你与平常喜两个留一个负责分区保卫科工作。郝副政委要留你。这样,我只有留你。”常锋铭说“你还是把我留下了。”师长说:“不是我要留你,是这里的工作留你。赖副师长知道你愿随部队走,虽提了不同意留的意见,但师部已经决定了。让我亲自与你谈一次话。说咱们是老乡,好说话,不拘束。”“其实我是大别山,你是太行山,相距千里外,怎能说老乡呢!要说你给地主放羊,我给地主放牛,是一个藤上的苦瓜,还有些道理,”常锋铭说:“你娶了山西的大姐(指李德生的妻子),不就成了老乡了么!”“主要是咱们走上了一条革命路,吃一锅饭,在一个战壕用血和汗结成的阶级兄弟情,心连心,实难分别。咱们俩都是12军的党代表,遇事一定要带头执行党的决定。”师长如是说。这时常锋铭稍加犹豫,但马上说:“我是党员,一定要服从党的决定,坚决执行命令。”师长高兴地说:“那就定了”。
常锋铭以为话谈完了,正准备走,师长说,坐下还有话。回去转告留四川的同志:“这次是分工,不是分别。告诉大家要在任何时候,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记这个部队是专打胜仗的部队;在任何情况下,不要忘记是从这个部队调出去的,要保姿态,护军威。毛主席告诫我们:‘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个革命战士,要像一颗革命种子,撒到那里就到那里生根、发芽、结果,共产党员要像一支柳条一样,插到那里就要到那里扎根、成长。共产党员始终要为党的事业,为人民服务奋斗终生,在党需要的时候,包括个人生命,无论在敌人枪口前,还是在法庭上,都要像钢一样能折不弯。”李德生师长说的十分严肃认真,当时,常老坚定地向首长表示:“你的话我记住了,一定转告留四川的同志,请首长放心。”这时师长拿出一个笔记本,说:“没什么留给你,这个笔记本你拿去用。刚才说的话,都记在里面,忘了翻开看看。”他收起笔记本后,两人手握的很紧,眼都湿润了。
那天,常锋铭回去后躺在炕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觉得首长一番话,既是交待任务,又是家长里短,诚恳严肃;既鼓励大胆工作,又教给如何做人,特别是用毛主席的“两个务必”严格要求,真是语重心长,几十年来,那个笔记本一直留在身边,首长一席话,一生永不忘。
常锋铭出生在山西太行山区平顺县阳高村,11岁曾给本村地主放羊,当过长工。1945年夏天,响应党的号召,报名参军入伍后,他分配到32团参加过著名的上党战役,后编为晋冀鲁豫边区第六纵队17旅49团。他是一个农村放羊娃,长工汉,踏上革命路。成长为一个革命军人、共产党员(1945年11月入党)、革命干部,是党培养教育的结果。从太行山到大别山再到峨眉山。其中三下陇海,五渡黄河,在枪林弹雨中,南征北战,党交给自己的任务,没有说过一个“不”字。1958年转业四川省广汉民政局后,对各项工作从未打过折扣。1963年,李德生曾到36师视察工作,发现郭兴福教学法,亲自汇报总参。经考察后,叶帅、毛主席先后作出批示,郭兴福教学法在全国推广。那时,常锋铭又翻出笔记本对师长的话重学了一遍。“文革”时期,曾遭到冲击,挨过批斗、抄过家、住过牛棚、进过看守所、喂过猪。1973年出狱,当时妻离子散,无家可归。但他坚信共产党决不会冤任一个好人。因抄家那个笔记本找不到了。他认为其它东西丢失无所谓,那个笔记本丢掉,太可惜了。平反昭雪后,重新工作,补交齐党费。首长的话一直鼓励着他,把工作做好。在民政局工作,搞殡葬试点,殡葬政革,建火葬场。创全国先进,曾连续十多年拿到民政部奖旗;离休后,曾为平顺老家牵线搭桥,推销花椒、党参、玉米等;还为广汉上项目,到农业部联系,为两地农民致富办了不少实事。1994年,他75岁,又开始学写文章。他这个没念过书的放羊娃,在党的培养和同志们的帮助下,十多年共出版三个小册子,发表了50余篇文章,共15余万字。为此,于1999年80岁生日时,一个老朋友为他写了八句话:“八旬老翁不寻常,自幼生长在太行,敌寇侵犯晋察翼,勇敢扛起红樱枪。老骥伏枥志千里,壮志未酬继续忙。勤笔耕耘军中事,陆续发表好文章。”
99岁高龄的常锋铭
2008年汶川大地震,常锋铭拿出了1000元交了“特殊党费”,表示对灾区人民的一点心意。近70年来,从部队到地方,工作多次变换,也曾遇到过多次劫难,但最后还是化险为夷,幸运的活了下来。在关键时刻,他就会想起首长的那次谈话,想起笔记本里的话。他始终以一个革命军人、共产党员严格要求自己,像一粒革命种子,撒到哪里就要到哪里生根、发芽、结果,像一支柳条一样,插到哪里就要到哪里生长。2011年,他92岁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出版了自己写的自传,书名为《放羊娃到革命干部》。
今年常锋铭99岁了,为悼念李德生同志逝世7周年,答谢首长对他的培养,特托笔者写这篇回忆。
文中主要人物简介——
李德生同志: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党我军卓越的领导人。生于1916年4月,逝世于2011年5月,河南省新县陈店乡李家洼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放过牛,当过儿童团团长,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他转战太行山、大别山、峨眉山,领导并参加过多次战役。1949年,任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12军35师师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一个笔记本的故事》就是在赴朝之前与保卫干部常锋铭的一次谈话。(建国后,李德生曾先后担任过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原中顾委常委、中央军委原委员、总政治部原主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国防大学政治委员。1955年授少将军衔,1988年授上将军衔。
常锋铭同志:1920年生于平顺县阳高村。1945年参加革命,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32团参加过上党战役、淮海战役。1949年10月随部队向大西南进军,经湘西过乌龙山进入四川的秀山、酉阳,后抢渡乌江,1949年至1950年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3兵团12军35师担任保卫干部。这时,李德生师长曾给常锋铭谈过一次话。1950年冬,作为部队骨干留在江津军分区,曾受衔大尉,授予三级解放勋章、淮海战役、解放南京、大西南解放、全国人大慰问等十枚纪念章。转业后曾先后担任过四川省广汉市检察院检察长、民政局长,1985年离休,享受师级待遇。现住在四川省广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