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责任编辑: 红色山西网
见证沧桑巨变
感恩伟大祖国
□临县老促会 / 刘清照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北国山麓到南海礁屿,从西部高原到东方沃野,亿万中华儿女满怀光荣与梦想,肩负使命和责任,在复兴之路上迎来了伟大祖国70岁华诞日。
我是50年代初出生,伴随着祖国的发展而成长,亲眼目睹和见证了共和国的蓬勃发展和巨大变化。70年,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7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说起70年的变化,临县城的发展让我印象最深。仅仅70年,县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令我们临县人自豪、也让外地人刮目相看!
上世纪60年代,年仅 13 岁的我考入了临县一中。曾记得那时的县城,是一个偏僻落后、毫不起眼的小县城。当时县城被五座城门(东门、南门、西门、北门、水门)禁固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主要街道就是从南门(现在的影剧院)到东门一条街,最热闹的地方就是现在的红卫广场至二道街。临街两面木结构建筑,房屋低矮破旧、街道狭窄脏乱、路面坑洼不平,各种垃圾遍地,到处可见污水。每到夏秋季节,大雨过后,西门外、北门上的垃圾、烂石被洪水冲入街道,整个街面都是垃圾、淤泥、碎石,真是一片狼藉,不堪入目。沿县城而过的湫水河,成为倒垃圾、毛粪的场地,杂草丛生,蚊蝇遍地,臭气充满全城。
本世纪以来,县委、县政府遵循“拓宽新城、改造旧城、实施配套、综合治理”的原则,顺从民意,关注民生,针对城乡居民反响强烈的人居问题,全面打响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县城建设迈出了新步伐。一是由旧县城为中心,向北向南扩展,城区面积达到20余平方公里,比以前扩大了十多倍。二是完成湫水河西路、湫水河东路、太和南路延伸,从龙路、太和路、凤凰路等街路的提升工程,整修和硬化县城大街小巷等路面工程。三是新建西山公园、滨河公园和各具特色的市民广场、秧歌文化广场、临州文化广场,为群众提供休闲活动场所。四是完成城区集中供热、集中供气、自来水管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营造美丽宜居新家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是城区开通了公交车,并建了7 个停车场,减少交通堵塞,极大方便了城乡群众出行。六是新建临县高级中学、青少年活动中心、人民医院、文博大楼等。政务大厅、电业、税务、烟草、民政、检察等单位的办公楼相继落成搬迁,改善了城区广大居民工作、生活、学习的条件。同时,先后建成门球场、羽毛球场、 游泳馆、乒乓球馆等文化、体育、卫生设施。七是完成了湫河城区段“治污、引蓄水、防洪、生态景观”四大体系的综合治理工程。八是建起了不少优雅宜人的住宅小区。九是建设了农产品交易市场、东峁蔬菜市场、城北瓜果蔬菜市场等 4 个专业市场,有效地解决了城乡居民卖菜难、买菜难的问题,规范了城区的市场秩序。十是新建了10 多座星级酒店、超市、商厦等,城市整体功能明显增强,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看如今的县城,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眼前:宽阔整洁的街道四通八达,崭新靓丽的高楼鳞次栉比,西山公园绿树成荫,百花盛开,环境优美。尤其是昔日的乱河滩变成了水上公园,湫水河两边新建了滨河东、西路,南北通途,车来人往,交通便利。清澈的湫水河从城中静静地淌过,两岸随处是花团锦簇,绿草如茵,树木成行,丛丛鲜花色彩艳丽,竞相开放,令人目不暇接。走在其间,自会觉得神清气爽、香气怡人,好像走进了江南水乡。现在的滨河已经成为了集保护生态、美化环境、满足群众休闲娱乐健身需求于一身,融自然美、人文美、现代美于一体的生态文化公园,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和舒适宜人的优美环境。到了夏天,清风吹来,伴随着流光溢彩的霓虹灯倒影,使滨河水面如梦如幻。河中心的音乐喷泉,每到晚上,伴随着悠扬、舒缓、动感……的音乐旋律,喷泉水柱或高或低、或翻转或绽放,色彩纷呈、变幻莫测、真是赏心悦目,让人流连忘返,使晚上的县城更加充满了魅力。真是春来满目新绿,夏至杨柳婆娑,秋到层林尽染,冬临松柏苍翠,诠释和见证着县城的美丽嬗变。
见证县城70年来的沧桑巨变,面对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何尝不对美好的今天怀有感激之情、感恩之心;我们又何尝不对令人期待的明天信心满怀、憧憬向往。
“十三五”长卷的徐徐拉开,县委、县政府再一次吹响建设富裕临县、文明临县、和谐临县的进军号角。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一个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品位显著提升的美丽县城必将崛起在晋西大地。
70年沧桑巨变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走向伟大复兴。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继续发扬老区精神,同心同德,万众一心,再接再厉,砥砺奋进,临县一定能够续书写更加壮丽的史诗,奏响更加华彩的乐章。(《山西老区开发》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