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促进乡村振兴 老区村要先行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责任编辑: 红色山西网

根据省老促会《关于开展重点革命老区村乡村振兴基本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和省老促会在朔城区召开大同、朔州和部分县(市区)老促会工作会议的安排, 怀仁市老促会以市和乡镇老促会联合调研的形式,从全市11个“五类”重点老区村中,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重点革命老区村进行了调研,并针对性提出建议。

 

促进乡村振兴  老区村要先行

——怀仁市老促会对部分重点革命老区村乡村振兴情况的调研和建议
 

怀仁市委书记、市长苏斌如(中)深入原晋绥边区老区村吴家窑村调研移民搬迁工作

 

基本情况

 

吴家窑村 曾是中共晋绥怀仁(西)县委、怀仁(西)政府驻地。地处北同蒲铁路西两狼山区,属吴家窑镇管辖。原位于怀仁城西南30公里,2017年移民搬迁到峙峰山新村,全村1708户、3410人,耕地面积5400亩。2018年集体经济收入16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0元。在抗日战争时期属晋绥革命边区。1938年八路军120师派716团团长宋时轮率支队挺进雁北,开辟以洪涛山为依托的晋绥革命根据地。1940年至1949年吴家窑村是中共大(同)怀(仁)左(云)县委、县政府,中共怀仁(西)县委、怀仁(西)政府开展对敌斗争的地方。
百谷寨村 曾是中共晋察冀怀仁(东)县委、怀仁(东)政府的驻地。地处北同蒲铁路东怀仁城东20公里,属河头乡管辖,全村264户、699口人,耕地面积4100亩,2018年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00元。在抗日战争时期属晋察冀革命边区。1945年6月至1948年5月,中共晋察冀怀仁(东)工委、怀仁(东)民主政府,后改为中共怀仁(东)县委、(东)政府设在百谷寨村,开展对敌斗争,并成立怀仁武工队,在桑干河一带和北同蒲铁路沿线歼灭敌人,打击地方反动顽固势力,保卫人民生命财产。
羊圈沟村 是怀仁境内最早成立的基层党组织之一。原位于怀仁城西北洪涛山脉,距城5公里。2016年移民搬迁到城郊1公里处。属云中镇管辖。全村266户,510口人,耕地面积1700 亩。2018年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00元。抗日战争时期,属晋绥革命边区。1938年1月,中共晋绥边工委派宋时轮率雁北支队组织工作队,到羊圈沟村组建地方抗日救国组织,发展抗日武装。以羊圈沟煤矿矿工为主,成立大怀左工人抗日救国会,并先后在羊圈沟村、窑子头村、鹅毛口村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羊圈沟村发展党员5人,张元任党支部书记。
 
老区村现状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怀仁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老区经济发展,全市162个行政村,其中88个老区村,尤其是11个重点老区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表现是:
村容村貌彻底改善。全市通过开展“五村联创”活动,老区村基本实现“五化”。各村组建卫生清洁队,配备拉运车,实行分片或街巷包干负责每日清扫,基本解决了 “脏乱臭”状况。吴家窑、羊圈沟村、百谷寨村,现在进村是街道清洁、绿树成荫、光伏路灯,花草艳丽、白墙红瓦,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通村公路符合“四好”。截止2018底,全市农村公路里程达1258公里。80%的路况基本符合“四好”,20%的村道不达标。各乡镇之间公路交错形成网络,大部分乡村通城乡客车,市内实行政府出资、运输公司运营、群众免费乘车。
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全市涉及老区村分别有贫困户86 户, 贫困人员178 人,大部分是因病因残致贫, 2018底实现全部脱贫。今年,对脱贫户、脱贫人员实施跟踪扶贫服务,巩固提升脱贫效果。
社会事业发展很快。优先发展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幼儿园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落实均达到100%;高中升学率达到95%;村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和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村村建有卫生所(室), 备有日常药物和医疗器械,90%的与村民签约服务;80%的村建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60岁以上留守老人、五保户提供平时生活服务。百谷寨村利用废弃的学校旧址,维修建起5间房、面积100平米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乡村文化蓬勃发展。各村建有村民活动中心(场所), 配备健身体育器材,设立图书室、文化广场、戏剧舞台,基本上满足村民文化健身活动需求。每年春节、元宵节、农民丰收节组织村民文艺活动;不定期享受省、市、本地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服务;电脑互联网覆盖面达50%;电视普及率100%;手机普及率80%;部分村实施农产品销售电子商务。吴家窑村挖掘红色革命文化,利用在“两战”期间是怀仁(西)县委、怀仁(西)政府驻扎地的优势,建起红色文化教育展览馆。
村民收入显著增加。各老区村大力发展肉羊养殖、设施农业产业、日光塑料大棚、种植特色果蔬、品牌产品,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收入明显增长。南小寨村民靠养肉羊发财,村民们每人全年收入8万余元;何家堡村、路庄村依托大棚种植的樱桃、草莓、油桃等特色果类,村民每年收入4至5万元;百谷寨村种植“芝麻蜜”香瓜、新疆哈密瓜、兰瓜等每年收入2万多元。全市老区村村民人均纯收入14600元 。
民生问题逐步解决。  村民饮用水基本达标, 100%的村供水得到保障。卫生厕所改造和生活污水治理方面,有70%的村在大街小巷都安装污水管排除污水和雨水。全市农村村民住房无危房,有的村委会统一维修,村民对宜居评价为好或中等。羊圈沟村、吴家窑村实现集中供暖。有42个村天然气进村民户家。
规章制度基本健全。  各老区村党支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领导和组织作用。老区村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都已到位。百谷寨村、吴家窑村、羊圈沟村都是先进党支部,分别是朔州市、怀仁市“文明村”。全市88个老区村中,被评为先进党支部的有56个,占比例63.6%。各村都有《村规民约》。百谷寨村制定有“村民议事制度”“道德评议规则”“红白理事会制度”“禁毒禁赌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

 

问题与建议
 
这次调研3个村期间,分别召集村干部座谈,干部、村民代表提出一些困难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是:
1.集体经济普遍薄弱。这次调查的3个老区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收入来源主要靠企业或私人占地费、土地流转费、机动耕地承包费。没有生产经营性收入。如百谷寨村集体仅有5万元,来源是集体地的承包款和集体设施租赁费。这种情况普遍存在。建议利用乡村闲置的土地发展集体经济,引导民营企业到农村兴办农产品加工、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农产品收购和营销。村集体可收有关费用用于公益事业。
2.需整顿通村公交车营运。有的村原来通公交车,但时断时运,有些干脆停运。其原因由于私家车以营利为目的经常停运。建议有关部门整顿通村公交车营运,坚持长期运营。同时,需要解决未通客运车村的通车问题。
3.缺乏人才影响产业发展。目前,农村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村民在村居住种地或搞养殖业。“70后不想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留在村里的50、60后村民们文化浅薄,对电商服务、科学种田是盲区。建议解决老区村人才缺乏问题,应申报分配懂农业科技的村官或青年创业者,回村带动村民致富。
4. 解决移民搬迁户的就业困难。原来世代都居住在山上的老区村村民,移民搬迁到川地,解决了住房,但务工就业成为问题。建议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使村民有房住、有活干,能致富。成立和完善农业专业合作社,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组织和带动村民致富。
       5. 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事业。有的村有宝贵的红色资源,如吴家窑村、百谷寨村、羊圈沟村在“两战”时期驻扎过县委、县政府,有的是红色资源。可以利用当地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文物古迹、寺庙景点发展乡村旅游。这不但需要提高思想认识问题,还需要资金支持。老区村经济底子薄,是没有资金办好这件事。建议上级部门应制定出台支持老区村发展的优惠倾斜政策,适当放宽土地、环保政策。市、乡(镇)党委、政府聘请专家指导设计,拨些资金支持。(《山西老区开发》编发)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电脑版   |   移动版

 

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主办

网站版权所有:山西红色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晋ICP备19004976号-1 

公安备案编号:晋公网安备14010702074457号 

技术:红色山西网运营团队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东仓巷甲4号

邮箱:redsx@sina.com

执行总监:13283623983

违法与不良信息投诉电话:0351-211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