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责任编辑: 红色山西网
摆正施肥理论发展有机农业
新绛县老促会会长 马新立
我国提出有机肥替代代肥农业战略太对了,但推行难度极大,如农业农村部安排要求建设绿色海南岛,而2019年海南省政府计划减少化肥27万吨,后计划减少10万吨,运作了一年后,化肥用量不减反增。问题的主要障结是干部群众的对施肥上的认识传统与舆论导向偏差不正。
按国际理论共识与实质,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碳45%、氢45%、氧6%、氮1.5%;磷0.2%;钾1%(按新成果高产优质土壤浓度应为300毫克/千克,即3%左右)。其中氮、磷、钾仅为2.7~4%。也就是说,作物正常生长时所需的碳是氮的30倍左右,是氮、磷、钾三元素总需求量的15倍左右。而我国近40年的现代农业导向把氮、磷、钾列为作物生长的三大元素,把碳、氢、氧视略,即重视了小现象,又小瞧了大实质。因此,农业进入发展困境,要摆正才是要获得作物高产优质的根本,也就是必须首先满足作物对碳的需求。
传统施肥的指导理论是碳、氢、氧是从空气和水中获得,其它元素主要是从土壤中吸取。过去与当下大家觉得氮、磷元素常感不足,所以人们研究推广三元素化肥,称为肥料三要素,化肥利益链的形成十分难打破。我国新成果"有机农业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即四位一体五要素或称新绛种植模式,2013年6月26日被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等九位入国库专家鉴定为国内行业领先技术。至今6年多了,熟悉专家认为该技术处于国内领先科技地位。经过多年的应用推广,全国很多地方多种农作物栽培实践证明,作物从空气中获得的碳能达到作物一般低产量需要量。而据发明人王天喜与中国农科院微生物室主任孙建光发明专利,"一株地衣芽孢杆菌的发现与应用”,其产品碳能复合益生菌与有机肥结合,可将地面固态碳与空气中碳利用率提高到能满足作物高产优质60~80%需求量,如果土壤有机质在3%左右,小量施有机肥就能使作物达意想不到的高产优质效果,一是必须注重往土壤中补充有机碳肥,来养活益生菌繁殖后代;二是必须注重施用碳能菌专利产品提高肥效,作使微生物从空气中吸收利用碳元素,从土肥中保护分解利用碳和其它矿物营养。
我从2007年以来,公开在出版物上提出有机碳肥概念,与俄国、日本以及我国的教科书上说法一致。碳、氢、氧是作物生长的三大元素,而不是氮、磷、钾。由于近40年化学肥料的发展,自上而下,从政界到农科界都将化肥作为农业增产的主流,是沿用了西方“化学植物营养学”理论及化学工业利益集团诱导,近40年来,人们讲到肥料,从学者到农夫只知氮、磷、钾等矿物质元素,不知道碳营养,很多地方放弃了用有机肥,特别在东北,将玉米秸秆大量烧掉。
2009年初,本人在《有机蔬菜标准化良好操作规范》一书,正式提出了碳对蔬菜的增产作用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然而,我国农业界的主流理论仍然在漠视碳,国家不承认碳肥。如2018年9月7日,农业农村部农技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说植物所需的碳元素是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提供养分,并用来制造体内各种主要化学组分(木质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并不是通过人工施用肥料来提供碳元素。因此,任何有机物质中的碳元素都不可能替代或补充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
2018年辽宁省农科院陶承光院长,邀请本人在辽宁农科院和中国科学院生态所讲中国式“有机农业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理论与实践,之后让我选了15个应用典型汇报给农业部韩部长,同时韩部长让我到农业部汇报,与种植司司长潘文博进行了交换意见,同时提出由陶院长牵头在辽宁选点定品种拿出认可数据。那就是说,要获得国家的认可与支持,就需要搞清楚新绛模式高产优质的机理,搞清楚作物从大气中获得的碳,是否能满足高产的需要,有机碳肥与碳能菌能否增产。试验做了,论文发了,单用碳能益生菌土豆增产5%以上,人参获得欧盟质量标准要求,但至今尚没进入政府推进渠道。
碳,除了大气供给外,土壤中有充足的碳供给,有机碳素可以菌絲残体形态通过根尖被作物吸收,很多上层专家仍是半信半疑,理论上无根据,但产量上高的出奇,是益生物与有机质结合的中间产物即聚谷氨酸的作用,而且比大气供给的更多,否则作物的生长量不可能比施化肥高产优质,不可能与现在专家提出的配方施肥及有机无机肥混施这么有效。
农民化肥用量过多的目的是想高产,那么影响作物高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既然作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碳是氮的30倍,是氮、磷、钾的16倍,为什么至今国内外的主流不认碳的作用,值得深研找根据。2020年2月中国老促会农工部部长王建军到新绛考察后,回去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一些专家构通此事,大多数人不认可有这么好的作用,同样是这个层面和单位的专家教授,为何意见不一。
我手头有全国各地千例增产0.5~2倍以上名录,有50例协议,50证明书和国际笫三方认可的化验报告及有机认证书,己出版相关著作36个版本,发行量100余万册,相关建议与论文发表近千篇,试想这些理论与实践还不能足以证明成果之效果,还换不醒广大领导干部和科技上层人员对当今农业困境的发展意识,基层用户都认而握生死大权者不认,何故?
本人有相关论述的著作:
[1]马新立,有机蔬菜标准化良好操作规范,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6,我国第一本有机论著。
[2]马新立,马新立谈有机蔬菜生产与认证,一套2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7。
[3]马新立,有机果菜粮药优质高效栽培,一套4本,金盾出版社,2015.1。
[4]马新立,有机蔬菜、果品优质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国家星火计划培训丛书)一套2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5.12。
[5]马新立,有机叶菜、茄子、辣椒、西红柿、黄瓜标准化高产栽培,一套5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9。
[6]马新立等,有机农业区域发展与作物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指南,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