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牢记嘱托勇担使命 感恩奋进再启征程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责任编辑: 红色山西网

牢记嘱托勇担使命 感恩奋进再启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谋划深远,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大局,系统阐释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向全党全社会表明了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发出了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为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乡村振兴部门肩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山西省乡村振兴系统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按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紧盯巩固成果、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四项”任务,创新“五化”机制,打造“六大”平台,锚定目标,铆足干劲,全力推动巩固脱贫成果再上新台阶、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2022年1月27日,山西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宏(中)在晋中市左权县桐峪镇下武村脱贫户家中走访慰问了解生产生活情况。

用机制化方式巩固脱贫成果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最关心的一件大事。虎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五年来第三次来山西考察调研,叮嘱我们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越走越有奔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要继续压紧压实责任,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我们要牢记领袖嘱托,压实责任完善机制,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紧盯脱贫不稳、边缘易致贫、突发严重困难户等重点人群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等重点区域,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坚持日常排查、重点排查和集中排查相结合,针对性开展帮扶,做到监测快、帮扶准、责任实、退出严。完善“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动态化保障机制。紧盯“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重点领域,实行精准化监测、常态化排查、动态化保障、机制化巩固、责任化考核,持续巩固提升保障水平。落实脱贫人口增收长效机制。紧盯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这项重点指标,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持续推动落实支持脱贫人口增收30条政策措施,从产业、就业、兜底、消费帮扶四个方面真金白银投入,超常举措推进,同时要不断激发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提升防返贫帮扶政策制度体系。紧盯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重点环节,健全监测网、织密政策网、筑牢帮扶网,防范化解因病、因学、因老、因灾、因疫、因就业不稳、因意外事故等返贫致贫风险,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山西省平陆县青岚村电商助农走进田间地头。

用产业化方式促进乡村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围绕“特”“优”战略,坚持政府倡导、市场主导,加大衔接补助资金支持力度,完善产业项目联农带农机制,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把脱贫群众服务好、带动好。抓好县域经济发展项目。继续实施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项目,在云州区、岢岚、汾西3个县区开展转型综改牵引性集成改革试点,给予衔接补助资金倾斜支持。抓好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以增加经营性收入为重点,支持集体经济收入低于10万元的3000多个行政村实施一批补短板促发展的产业项目,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抓好产业帮扶基地项目。以重点帮扶县和整体推进县为重点,支持发展一批乡村特色产业帮扶基地,加快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抓好庭院经济发展项目。以脱贫户和监测户为重点,支持发展一批高质量庭院经济,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和效果显著的县给予奖补。抓好务工就业增收渠道。聚焦稳规模、强技能、提质量,通过外出务工输送、就地就近就业、公益岗位吸纳、技能培训提升和扶持创业带动等措施,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确保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人数、时间、收入三项指标稳中有增。

 

山西省陵川县秦家庄村发展无土栽培设施农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用项目化方式推进乡村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必须抓好以乡村建设为重点的农村现代化。2022年,我们先期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以点带面推进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以村庄规划引领乡村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根据国土空间布局,将村庄划分为集聚提升类、城乡融合类、保护开发类等不同类型,明确村庄布局分类,推动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完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扎实开展乡村建设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为乡村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建立乡村建设项目库,坚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优先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以示范创建带动乡村建设。分级创建、分类示范、分批实施,以农村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为重点,配合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县、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协同推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突出三晋特色和乡村特点,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产业类、红色基因类、传统文化类、自然生态类、文旅康养类等具有晋风晋韵特色的美丽乡村。以重点工程推进乡村建设。发挥牵头作用,组织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好农村道路安全畅通、供水保障、清洁能源建设、仓储保鲜冷链物流、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农房质量安全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八大工程”,稳妥推进农村改厕,逐步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山西省汾西县易地搬迁安置点汾西府底小区的便民服务大厅。

用系统化方式加强乡村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山西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扎实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塑形铸魂并重,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持续推进农村“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开展基层治理主题培训,在全省2.1万个行政村(社区)推行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开展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实现行政村“一村一名大学生”全覆盖。深化乡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动行政执法权向基层延伸。持续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行动。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清化收”,通过清理不规范合同,化解历史债务,新增资源收费等盘活农村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专项治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引导农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持续推进农村康养示范工程。在11个市各选择一个示范县,给予衔接补助资金倾斜支持,开展集中养老、居家养老、互助养老等康养服务,重点解决农村养老、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半劳力和弱劳力就地就近就业等突出问题,打造暖民心、得民心、惠民生工程。持续推进数字乡村示范建设。推动实现全省行政村电商服务网点全覆盖,抓好数字乡村示范村创建,加大乡村e镇培育建设及带头人培训力度。用好全国防返贫监测网,建立村集体经济项目超市,深化拓展消费帮扶超市,管好爱心超市“一网三超”推进乡村治理。大力推进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积极推行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探索山西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

用社会化方式凝聚攻坚合力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我们要以此为遵循,进一步完善“六大平台”,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拓宽巩固衔接新渠道。完善智库平台。实施“百校联百县兴千村”和产业顾问组支持脱贫县产业发展行动,发挥乡村振兴研究院作用,“政产学研”一体推进乡村振兴。完善融资平台。加大力度实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和富民产业贷,联合金融部门加大乡村振兴领域信贷投入。完善保障平台。强化农产品灾害险、价格险保障水平,对收入低于监测标准的易返贫致贫对象实施防贫险补差。完善帮扶平台。激发驻村帮扶队伍力量,强化国有企业结对帮扶,深入开展民营企业“千企兴千村”活动。完善招商平台。开展项目推介、项目对接、项目招商等活动,增强“造血”功能。完善消费平台。深化拓展“五进九销”,承担“五进”任务的单位食堂、内部商超与脱贫地区建立定向采购合作机制,鼓励民企“以购代捐”“以买代帮”采购脱贫地区产品,凝聚各方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电脑版   |   移动版

 

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主办

网站版权所有:山西红色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晋ICP备19004976号-1 

公安备案编号:晋公网安备14010702074457号 

技术:红色山西网运营团队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东仓巷甲4号

邮箱:redsx@sina.com

执行总监:13283623983

违法与不良信息投诉电话:0351-211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