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临县首任抗日政府县长高闻天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责任编辑: 红色山西网

临县首任抗日政府县长高闻天


       高闻天(1907—1969),名振声,字闻天,临县孝长乡化成村人。

       少年时代,就读于临县第一高等小学,民国16年(1927)考入太原第一师范。在太原读书时,开始接触进步思想,受到马列主义熏陶。

       民国22年毕业回县,任县女子高小教员,常在师生中发表爱国主义讲话,鼓励学生投身革命,是颇有名气的进步教师。民国25年(1936)红军东征前,以共产党嫌疑被捕入狱。由于国民党政府未能掌握他“通共”的真凭实据,加之多方营救,特别是经知名人士李余香等人保释出狱,仍回女校任教。是年冬,山西省牺盟总会派王焕光来开展工作,他和李西苑、段映宗首批加入牺盟会。他冒着风险,帮助村政协助员发动群众,发展会员,为临县牺盟会的建立和壮大起了重要作用。

       民国26年(1937)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工作,训练党员和各抗日救国团体干部,积极致力于党的建设。民国29年(1940)1月,临县建立抗日民主政府,他转向政府工作,先后担任过中共临南县委书记,临县县长,晋绥三专署专员。他在政府工作中,一边组织武装力量与敌斗争,一边开展大生产运动。他领导生产,从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而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切实可行的计划,然后有条不紊地去实施。临县在艰苦的对敌斗争中,粮食产量逐年增长,被誉为晋绥边区的“乌克兰”。当时临县不但出粮,而且出人、出钱,做到全力以赴,支援抗日。对革命做出巨大贡献,荣获“模范县”称号,这与高闻天从实际出发,有条不紊地组织领导分不开。

       民国30年(1941)后,抗日进入最艰苦阶段。为了解决八路军、游击队的吃饭穿衣问题,从大局出发,多承担了公粮任务,为不超越临县的实际负担能力,狠抓了产量评定工作,组织老农和干部相结合的评议会,通过自报公议,做到产量切合实际。征收中按各阶层公粮征收比例征收,做到负担公平合理。连续三年多承担公粮任务,受到军民和上级领导的赞扬。

       实行“减租减息”,是觉在抗日时期削弱高额封建剥削,改善人民生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政策。能否按政策要求执行,是关系到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夺取抗战胜利的大事。在部署时,他首先重视培训干部,使所有参会干部明确政策界限。执行中,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怕被误会和指责。他受到指责时,泰然处之,绝不因此改变自己的正确意见。

       高闻天善于同党外人士团结共事,在政府人员安排中,坚决贯彻了“三三制”政策。凡属政府大事,总要听取党外人士意见。当时搞一些大的政治运动,往往会涉及家庭成份和社会关系,直接影响到民主人士的态度和情绪,他发现后主动谈心,鼓励民主人士从大局出发,并动之以情,诚恳表白:“我希望咱们能继续共事,为人民多做贡献。”民主人士们感慨地说:“同高县长一起工作,累死也情愿。”

       高闻天处事冷静、沉着、临危不惧。日军“扫荡”临近,他重视安排别人转移,自己仍和少数青年坚守岗位,直到敌人已经很近了,才下令转移,没有丝毫惊慌失措。他忠于党,忠于人民,不计较个人得失。民国36年(1947)土改时,他任三专署专员,因受“左”的影响,被列为“三查”对象,回村接受考验,从无怨言。之后被分配到西北野战军三军任民运部长,参加了西北战役,直至进军新疆。

       新中国建立后,高闻天历任中共新疆分局组织部副部长兼民政厅长,全国供销合作社组织指导局局长,吉林省监察厅长,民政厅长。

       1969年3月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信息来源:吕梁政协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电脑版   |   移动版

 

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主办

网站版权所有:山西红色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晋ICP备19004976号-1 

公安备案编号:晋公网安备14010702074457号 

技术:红色山西网运营团队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东仓巷甲4号

邮箱:redsx@sina.com

执行总监:13283623983

违法与不良信息投诉电话:0351-211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