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胡兰故事》连载(第二十三、二十四集)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责任编辑: 红色山西网

胡兰故事
 

(二十三)黎明枪声
  
        这是1945年春节的一个黎明。
       冬天的夜总是那么漫长,寂静的云周西村还沉浸在朦朦的夜色中,空荡荡的街道上,刺骨的寒风肆无忌惮地掠过,不知谁家的红对联儿被吹下了半截,随风荡着,偶尔,有稀稀落落的狗叫声传来。
       突然,咚咚咚,咚咚咚,一户农家院的大门外,一阵急促的砸门声陡然响起,伴随着狗叫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密集。有人在高声叫喊着:“开门!快开门!再不开,就砸了!”
       被砸的这个院里,住着的是时任文水县三区区长胡宗宪和两个小通讯员,一个叫武占魁,另一个叫王士信。
       被惊醒的三人迅速上了房顶,趁着夜色一看,院子周围已经黑压压地站了数十人,再看远处,除西北方向的护村堰外,其它地方都布满了敌人的哨兵。
       原来,信贤村据点的敌人来扫荡了!胡宗宪得到过情报,说敌人要扫荡信贤以北的南庄一带,没想到,敌人却来了个声东击西,直奔云周西村而来,好狡猾啊!
       快,马上突围!向西北方向跑,那里没有敌人!”胡宗宪正对两个通讯员下着命令。突然间,“咣”的一声,大门被砸开了,一伙日军涌了进来。说时迟,那时快,胡宗宪立即向院里的鬼子扔下了一颗手榴弹。随着一声巨响,烟雾四起,趁着这空档儿,三人迅速翻到了南面一户老乡家的高房上,然后沿着房一直向南飞速地跑。身后,枪声四起,喊声不断。
       三人跑到南面的尽头,看到房下没人,便纵身跳下,可是,当他们正要沿街向西北堰口突围时,冷不丁,“啪”的一声,从东面打来了一枪。不好!有敌人!随即,三人马上改道向南跑了一段,又拐向西边继续跑。
       胡宗宪沿着熟悉的巷道出了村西北口,又向大象镇方向跑去,当他回头招呼通讯员时,这才发现,两人不知什么时候跑散了,不见了!
       是啊,这两个小鬼跑哪儿去了呢?
       村口方向,密集的枪声还在响着,枪声早已惊醒了睡梦中的群众。刘胡兰也被惊醒了,她一骨碌爬了起来,就爬上了院墙往外看,有两个人正飞快地边跑边喊着:“狗日的,有种的过来!八路爷爷等你呢!”
        “不好!是武占魁和王士信!”胡兰子听出来了,这是胡区长的两个通讯员,这声音太熟悉了。他俩的年纪和自己差不多,往常,每次他们跟着区长来到云周西,一有时间就会找胡兰子一起聊天,给她讲根据地群众同敌人斗争的故事,讲他们参加战斗的趣事等等。别看两人年龄不大,也算是见过枪林弹雨的人,他们对革命的坚定信仰,他们的机智勇敢,都深深地感染着刘胡兰。
        “站住——,站住——你们跑不了了!”“抓活的!抓活的!”一群敌人正在追赶着,叫喊着,枪声,脚步声,吵嚷声,叫喊声混在一起,一片嘈杂,由远及近,又渐渐远去,不久,嘈杂声消失了,世界仿佛静止了。
       天,终于大亮了,迫不及待的刘胡兰急急地跑出门去打探消息,消息有了,但,是个噩耗:武占魁和王士信牺牲了,都牺牲了!
       原来,两人并不是跑散了,而是为了掩护区长撤离,故意冲向南面,向集中在那里的敌人开火,以便把其它地方的敌人也吸引过去。
       面对多于自己百倍的敌人,两人终因寡不敌众,返身向村南冲去。冲!冲!冲!冲出去就是胜利!两人喘息着,奔跑着,回击着,体力在渐渐地耗尽。不幸,终究还是发生了,武占魁中弹倒地,负了重伤,鲜血沽沽地淌着,染红了身下的泥土,渐渐地,他,停止了呼吸。
       再说王士信,势单力薄的他独自冲出重围后继续向村南跑去,出了村口,是一片空旷而荒凉的田野,瘦小的王士信奔跑着,每一步都是那么艰难。
       对着那个孤独的、拼命奔跑着的身影,敌人架起了机枪,伴着狰狞的笑声开始疯狂地扫射,密集而无情的枪声在空旷的田野里回响着。没有掩体空无一物的旷野里,那个奔跑的身影也倒下了……
       就这样,两个年轻的生命,在敌人可恶的枪声中戛然而止。村民们惋惜着,流着泪收领了他们的遗体,并为他们举行了追悼仪式。
       在追悼仪式上,刘胡兰泪流满面,失声痛哭,那两个活泼可爱的玩伴再也回不来了!这件事深深地震撼着胡兰子,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像他们一样为革命而奋斗!(马红梅)
 
(二十四)慰劳八路军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了!经过十四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人们奔走相告,欢欣鼓舞,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各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慰劳人民子弟兵的热潮。因此,这年的中秋节,这个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节日过得格外不同。
       这天傍晚,云周西村的村南大庙里,聚集了全村的党员群众,村党支部召开的群众大会正在这里举行。根据区委发出的号召,要动员群众支援物品,慰劳八路军,被誉为“小延安”的云周西村怎么能落后呢!
       正赶上八月十五,这慰劳物品中,当然少不了月饼。要不是八路军保家卫国,咱能吃上这香喷喷的月饼?八路军就是咱们的亲人!至于月饼的数量,捐多捐少,情出自愿,不设上限,自动报数。
        “我捐八个!”说话的是刘胡兰,谁也没想到,带头报数的会是她,要知道,八个月饼对一个省吃俭用的农家来说已经不是个小数了。
       在刘胡兰的带动下,大家伙儿纷纷开始报数儿,就连长工刘马儿也要捐出六个月饼。
       可是,有些人并不情愿,那些视财如命的地主老财们躲在一边儿大气不吭,能躲一时算一时,能少出绝不多掏。眼见在场的人差不多都报完了数,实在是躲不过了,其中的一个富农石喜栋这才慢腾腾地说:“我也拿一个吧。”
       拿一个!他的话音刚落,刘胡兰就腾地站了起来,气愤地顶了上去:“这话亏你说得出口,人家刘马儿还慰劳六个,你老财主家才拿一个?我们不是讨吃的,谁稀罕你的!”
       胡兰子的话句句在理,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石喜栋眼见理屈,这才又低着头喃喃地说:“那,那我拿五个吧。”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慰劳品的事儿很快就敲定了。
       秋天的雨很缠绵,已经连着下了几天了,这不,会刚散,就又开始下了起来。刘胡兰急匆匆地跑回了家,她催着妈妈胡文秀给缝了个大口袋,收慰劳物品,总得有个收纳的嘛!
       可是,天这么冷,还下着雨,出去收东西,万一着凉了咋办?家里人都替她担心。
        “人家八路军专拣刮风下雨出发呢,淋淋雨怕什么!”刘胡兰总会找到别人无可辩驳的理由,能为八路军做些事,她一百个乐意!拿着缝好的口袋,刘胡兰披了一条麻袋片就跑出去了,她要找那些小伙伴们一起去收慰劳物品。
       第一个找的就是邻居王爱凤。看着天上稀稀沥沥的雨水,再瞧瞧门外满是泥泞的路,王爱凤有些为难:“这下雨天,街上那么泥,咋走啊?”
        “这点儿雨怕啥,部队在前方打敌人爬山过河,脚磨破了还不怕,他们为谁?还不是为咱们老百姓!咱有点儿泥就怕,对得起八路军吗?”
       刘胡兰的一句话说得王爱凤没话了,她知道,别看胡兰子年纪不大,可讲道理,谁也说不过她,理儿硬着呢!最终,王爱凤还是跟着刘胡兰去了。
       踩着泥泞的村路,刘胡兰带着自己的队伍走东家串西家开始挨家挨户收集慰劳品。不多的功夫,光月饼就收了四百多斤,还有很多果子。摸着口袋里满满的月饼,刘胡兰乐成了花:“受苦人和八路军就是心贴心,虽然这东西不算太多,可咱们部队看到这些,一定会高兴的!”
       就是,又为亲人八路军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高兴,那是当然了!
       第二天是中秋节,太阳刚刚出山,刘胡兰就早早地起床了,今天,她要和小伙伴们给八路军送慰问品去,一定要亲眼看着亲人们吃一口月饼。一辆装满月饼、葡萄、梨、桃等慰劳物品的大车载着胡兰她们,浩浩荡荡地向附近八路军的驻地出发了。
       因为是中秋节,这天,家在附近的同志大多都回家过节去了,区委的干部们都没有到群众家里吃饭,王瑞康、杜杰、吕雪梅等人决定自己动手做饭吃,就在这个时候,刘胡兰意外地跑了进来。
       怎么,胡兰子你没回家?大家有些惊讶地看着她。
     “我就和同志们在一起过个革命的团圆节吧。”刘胡兰有些调皮地冲着这些干部们笑了笑。原来,她早就想过了,过节是最容易想家的,可是很多同志并不是当地人,离家又远,为了让他们能过个快乐的中秋节,她决定留下来,陪着他们!
       这个胡兰子呀,心里总是装着别人!大家都被刘胡兰这个善意的举动感动了。
       刘胡兰自告奋勇地当起了炊事员,包饺子、炒菜、熬汤,样样事情都做得很麻利,三下五除二,一桌丰盛的饭菜摆在了大家面前,同志们夸奖她做得又快又好,她却谦虚地说:“我是学着做哩,你们可要吃饱吃好!”
       很多年后,许多人回忆起这段往事,胡兰子的一颦一笑仍然历历在目,令人动容。
(马红梅)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电脑版   |   移动版

 

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主办

网站版权所有:山西红色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晋ICP备19004976号-1 

公安备案编号:晋公网安备14010702074457号 

技术:红色山西网运营团队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东仓巷甲4号

邮箱:redsx@sina.com

执行总监:13283623983

违法与不良信息投诉电话:0351-211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