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与柴泽民和夫人在一起的日子
柴泽民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晋南地区我党主要领导人之一。我村陈家庄是其主要驻地,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说起柴政委领导群众开展对敌斗争的故事。柴当时任三地委书记及太岳军分区三分区政委。所以人们都称柴政委,我不知名也没见过人, 第一次见到柴政委,那是1961年出任匈牙利大使之前同夫人回老家探亲。他夫人李友锋,与我是挨门邻居,乳名叫李九枝,长相俊秀,她长我八岁,虽不同龄,小时经常去她家玩。她进京后,我在运城升学回来,她父母时常让我给她写信,我们很熟悉。这次回来,住闻喜县委客房, 得知我在闻喜团县委工作,立即着人去叫,我非常高兴,但因没见过柴政委,还有点紧张,到县委客房小心翼翼地轻轻敲门,柴老开的门,问我“找谁?”友锋一看是我“进来,进来,是我村的小玲”。坐定后,柴老又问我多大了?上的什么学校?在哪儿上班?我一一回答“21岁,运城师范毕业,现在闻喜团县委上班”。“还小哩,好好工作,我也在运师上过学”,柴老说。他那和蔼的表情,亲切的声调,让我紧张的心轻松了许多。接着,他又对友锋说“你们是熟人,多年不见,好好聊聊,我出去一下”。 我赶快开门,九枝和我无题闲聊,聊家、聊人、聊事。她问我咱村在县上工作的还有谁?我说“有李太顺、(李致远)、李登峰、李发家(李在华)、刘兆样等”,她让我叫她同学太顺和本家兄弟登峰见见面。第二天,我们一同看望了她,同村、同龄、同学多年未曾谋面,几多牵挂、几多思念、几多梦寐,今天一了夙愿。这次见面柴老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大领导,但架子不大,平易近人,和蔼慈祥。 第二次见面是1992年10月,地区举办关公庙会,特邀柴老参加,这时,我的工作已调到运城地区妇联,地委办通知我陪同李友锋。我们又见面了,正式活动结束后,在宾馆柴老又接待了来看望的领导、亲戚和一些工作人员。有的让柴老题词,宾馆早已准备好笔墨纸,柴老纵情笔墨、挥笔自如,满足了来者的诉求。我此时也赶紧向柴老要求题词,看来他已经有些疲惫,但还是痛快的说“好,我写”,提笔泼墨写了“飒爽英姿”四个大字,骨气深稳,劲若崖松。 次日,友锋和我俩单独活动,赶了庙会,她说“多年没赶过农村的集会了,这里的蔬菜、水果都是新鲜的”。她在货摊上买了发套、内衣,还买了辣椒面和韭菜花等。她说“老柴爱吃咱们当道的韭菜花和纯辣椒面,城市买的不地道”。我还告她,我们的邻居,她的好友李海娥,还有从大同回来的我姐都在运城。她问“在哪里住?咱们去看看。”我看到她急于会友的心情,便把海娥和我姐李良芝接到地区宾馆,姐妹们久别重逢,格外亲切,有说有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相聚叙旧、留影共餐,都十分惬意。由此看来,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忘不了童年的好友和真诚的友谊,心灵永远没有距离。 第三次是2012年清明节前,柴老回家扫墓祭祖,悼念战友孙兴华。这次是闻喜县有朋友给我打电话说柴老回来了。我开完会从运城赶到闻喜时柴老家里祭祖已结束,前往他的救命恩人、革命战友孙兴华烈士下丁村,陪同的有闻喜县人大副主任张成礼,我们共同祭拜了孙兴华烈士纪念碑,烧香,鞠躬,表达了对烈士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接着,柴老给我们讲了兴华同志舍命救他的经过。他说“那是在1941年5月,晋豫区党委决定我与金长庚回河东组建条西地委,让我担任书记,于6月秘密来到兴华家里,与同事在兴华家召开了条西地委第一次会议,宣告条西地委成立。农历1943年3月15日,我又到小柏爻孙兴华家,当晚获得情报,日军正集结兵马来下丁村搜捕我。兴华闻讯后立即将我转移到横爻他岳父家里。次日凌晨,日军包围了孙兴华家,破门而入抓走了孙兴华,兴华妻子杜子平置丈夫被捕而不顾,急忙跑到娘家给我报信,她怕丈夫经不起拷打供出了我,让我赶快躲到岺上去。由于他们夫妇的关照,使我躲过了一劫,而孙兴华惨遭拷打,宁死不屈,英勇牺牲了。我的命是兴华的命换来的,要不我早在60年前就没命了,他为保护我牺牲的”。 这时柴老声音哽咽,眼睛发潮,不能继续说下去了,在场人全都落泪了。稍停片刻,柴老又接着说,“回忆这些,一是对生死与共、血肉相依的老战友不能忘记;二是告诉大家革命胜利来之不易,老区人民对革命的贡献不能忘记;三是要关心群众,服务人民,千万不能伤害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这次相见给我上了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使思想受到了洗礼,心灵产生了触动,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要继承先烈意志,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崇尚英烈、学习英烈、宣传英烈,把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第四次见面是1995年10月15日运城师范建校90周年校庆日。学校特邀对在校学习过或工作过的具有高级以上职称的中小学教师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县处级以上行政职务国家干部和各县教育局正副局长、还有在各个领域做出特殊贡献者参加。柴老在运师上过学,他投笔从戎,战争年代是享有崇高威望的党和武装斗争的领导人,建国后,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外交活动家,是运城师范的骄傲。建校90周年校庆,他是首邀学子,也是特邀嘉宾。我是运师毕业的也应邀参加,有幸再次陪同柴老和夫人。 在校庆会上,我又一次听到柴老的讲话,他虽离乡多年,但乡音未改,反而更觉敬重和亲切。他讲的每一句话我都想记下来,认真做了笔记。开始,他说我今天很高兴回到了曾经培养我走上革命道路的母校—运师。运师从1905年建校90年了,近一个世纪了,它是具有革命传统的学校,这里曾是党的活动中心,校名几经改变,但传统未改,根据党和国家需要培养人才,为各个方面播撒了种子,这是运师的骄傲。在庆祝母校90周年之际,我的心情十分激动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还以十分谦虚的口气说,给母校提几点建议:一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苦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我之所以能坚定的走上革命道路,与运师的半年学习分不开,一定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二要坚持把基本功课学好、练好,在校学不好,出校后不会成为受欢迎的人才。我们在校时都很刻苦,我眼近视就是在煤油灯下看书学习造成的。现在有些同学想到国外去,其实国外的学校并不见得就好,我国的教育尤其是数学并不亚于美国,希望同学们在学校一定学好治国的本领。三要坚持勤俭节约、淳朴厚道的作风。运师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要保持勤俭节约的本色。我那时家里贫寒,上学只能上开水灶,从家里带馍,喝学校的开水,馍馍就咸菜,节约一两毛钱补助家庭。但农村的学生大都学习很好,不讲究穿戴。四要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不正之风。现在最大的不正之风是有些人拿钱买官,清朝时期捐钱要官,那还是把钱给了政府,现在是给了个人,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很危险。运师培养的是学生要抵制这种不正之风。 庆祝活动结束后,地委书记于志成、市教育局局长梁增华及校领导杨引来等和我陪同柴老及夫人参观了展览和校园。 第五次是2005年夏天赴京做客柴老家。受援藏干部王某某家人的委托,想通过柴老了解父亲年轻时革命情况,我专程去北京柴老家访问,柴老和友锋非常热情接待了我。我说,王某某是闻喜下丁人,在晋南地委工作,后援藏任县委书记,文革中遭批斗,含冤自缢。因年龄差异柴老不了解王的情况,聊了一会儿我起身告别,二位老人非要留我吃饭,真诚相待,我也就客随主便了。席间友锋不停给我夹菜,柴老说“我爱吃咱老家的面辣椒(即白面里放些辣椒面、盐、蒜末,倒上开水搅匀,蒸熟当菜吃),友锋不会做,保姆外乡人也做不来,在国外更没门儿,多年吃不上了”。我说“回老家保证能吃正宗的面辣椒”。饭后我走时友锋一直送到报房胡同巷口,目送到看不见我才回去,这种人间真情令我终生难忘。回来后,我对闻喜县招待所长李龙刚说,柴老再回来时,一定再做一道面辣椒菜,让老人回忆当年家乡的味道。2006年柴老回来,龙岗所长告诉我,让柴老吃到了面辣椒。人老怀旧,不只是想念当年的人和事,也想回味当年的“美食”。这也是艰苦朴素优良作风的体现和永恒。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村里的群众都说,柴政委过去出生入死为百姓求解放,后来当官大公无私为人民。他官大,但从不办私事,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给亲戚朋友转户口、安排工作。他老伴李友锋的哥哥、侄儿、侄女全在农村。这在当今官场可谓属于凤毛麟角的异类。 最后一次是主持柴老90大寿。2006年10月3日是柴老90大寿之日,今年生日不是在繁华闹市北京同儿女们一起过,不是在他国异乡同朋友们过,而是在柴老的第二故乡,在他浴血奋战十多年的革命根据地陈家庄村同农民群众一起过。这是个特殊的生日,体现了柴老对血染热土的眷恋,体现了他与群众的鱼水情深。当我接到村党支部与村委会邀请回村参加柴老90大寿的邀请函时,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当时我的甲亢病复发,在家休息,高兴的对家人说,“我一定回去按时参加”。10月3日我先回到闻喜县招待所先看望柴老,王长远告我让我主持村里的祝寿大会,我毫无思想准备,担心主持不好。但又觉得能为柴老主持祝寿是我一生的荣幸。便痛快地答应了。我们和柴老同时出发,到村欢乐的锣鼓响起来,欢迎的村民拥过来,柴老在女儿柴燕珍陪同下与村民们招手致意,与村干部亲切交谈。到接待室,柴老同县、镇领导及生前老战友的后代座谈时,我急忙向村干部了解了祝寿活动的程序和参与的领导,三时半,在紧紧张和忙乱中宣布祝寿大会开始。柴老在群众热烈掌声中健步走向主席台,此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掌声雷动,一名少先队员向柴爷爷敬献了鲜花,一名中学生代表老区人民宣读了贺寿辞。村委主任汇报了村里情况及远景规划。这时我的心才稍有平静。接着,村党支部村委会向柴老赠送生日礼物—“寿”字中堂和贺寿诗:柴翁九秩,一村厚意祝高寿;稷麓千声,万缕真情颂赫荣。及寿诗两首:
(一)
稷王山麓一山村,曾驻太岳党政军; 而今柴老华诞喜,当献一片赤诚心。 (二) 柴老九旬归故园,陈家庄人分外欢; 恭贺当年柴政委,松龄鹤寿福长绵。
接着柴老向村民们和与会者赠送《柴泽民在河东》一书后,他深情说,“稷王山革命根据地是汾南一颗明珠,是河东大地上的脊梁,它在革命战争时期是一面旗帜,是一盏指路明灯,它鼓舞着人民向侵略者和反动派作斗争,使人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他还说,“稷王山革命根据地是一个摇篮,在艰苦斗争环境中保存了革命火种,培养了革命干部,发展壮大了革命队伍,使之成为前线的依托后盾。老区陈家庄当时闻喜地下县委、稷麓县委、县政府、太岳三地委、三专署、太岳军区三分区等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在战争年代,这里群众支持和保护了我们,并踴跃参军参战为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条件关系经济发展滞后,希望各级政府在他们自力更生基础上给予关心和帮助”。 县政府领导致了贺寿词。 我最后,祝柴老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大会结束,柴老与村民合影,我的嫂嫂不敢参加,说“我是老百姓能和人家大领导一起照相”。我说“就是和老百姓一起照相哩”,她才挤了上去留了个影。通过主持贺寿大会,使我的心灵再次得到了升华和洗礼。不忘历史,牢记老一辈革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 通过六次和柴老的见面与接触,虽然每一次都是短暂的,但留给我的思想和精神却是深刻而长远的。要以柴老的教诲为动力,情系群众、服务人民,做个永不褪色的共产党员。李小玲(运城市原妇联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