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英雄三代人
——记王林清和她的家人们 在抗日战争时期,万荣县荣河镇荣张村王林清家,成为掩护地下党的一个坚强堡垒。王林清和她的家人们就是这个红色堡垒的守护人。 1939年12月,阎锡山发动反革命“十二月”事变后,反共气焰十分嚣张。为了适应当时的形势,我党在荣河县(今万荣县)的工作便转入地下。1941年初,荣河县委决定,把县委机关从西师村转移到荣张村王林清同志的家,并采取了四条措施:一是派李长发等两名地下党员到林清家充当雇工;二是在林清家附近开设一个中药铺,由县委杨占明负责搞好伪装;三是充分利用当地农贸集市,进行布置、联络、检查工作;四是吸收王林清参加县委会议,使她能及时了解党的活动情况,便于做好掩护工作。直到1944年5月,前后达3年半之久。在此期间,王林清同志的家就成了县委机关所在地,实际上成为掩护地下党县委的一个坚强堡垒。 中共荣河县地下党县委之所以把县委机关转移到王林清同志的家,是因为当地的农贸集市已移到王林清所居住的荣张村,开展地下党的工作便于掩护;她的家生活比较富裕,有接待来往人员的物质基础;更重要的还在于她的家是革命的一家,全家6口人,对党忠诚,绝对可靠。 王林清,原名王经缠,曾用名薛林清。抗日战争初期,在进步思想影响下,在她爱人杨鹏鲲同志(曾任中共荣河县地下党特支书记)的关心和帮助下,她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特别是1938年春,日本鬼子侵占荣河县以后,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把她家的房屋几乎全部烧光,更加激起了她的革命意志。1939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积极从事党的妇女工作,曾任荣河县妇救会第一任主任。 王林清同志的婆婆虽是家庭妇女,但有一定觉悟,对子女的革命活动积极支持,而且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小姑杨林泊,又名淑娃,在家庭和社会的进步思想影响下,也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林清同志并肩战斗,是林清的得力助手;大女儿婉英,现名王瑛,当时 11岁,二女儿妙英,当时5岁,虽年幼,但在革命家庭教养下,也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尤其是婉英,聪明伶俐、思想进步,凭借小孩子不惹人注目的条件,为党做了大量工作,正是这样一个革命家庭,便成为掩护地下党县委的可靠阵地。 自1941年初县委机关转移到王林清同志的家以后,她的担子更加重了,除管理全家老小的家务生活和生产劳动外,最重要的是承担掩护地下党县委的工作,这是极其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时刻都担着风险。因为她家所住的荣张村,离荣河县城仅一里之隔,敌特多且活动频繁,稍有一点疏忽,就会泄密,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面对此情,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勇敢地承担起来了,而且圆满地完成了党所交给的各项任务。 几年中,她们掩护过汾南工委、中心县委和县委的干部多人。其中有中心县委负责人张铁民、郭兆英和贾全明,本县的县委成员黄维弟和陈世昌等同志。比较多的是掩护本县各区委负责同志和一般干部,以及打进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至于来往过路的地下工作人员更多,几乎天天都有,每逢农贸集市期间(每5天1次),一般每次都有一二十人,全县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党员都得到过她和她家庭的掩护。 为了做好掩护工作,林清同志组织全家老小给过往人员站岗、放哨、送信,同时还要带领全家磨面做饭,保证同志们都能吃上饭。把自家生产的粮食、财物以至全部家产无偿地贡献给地下党和过往人员。在敌占区、敌特活动频繁的条件下,做好掩护工作十分艰巨,常常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这就需要沉着冷静,随机应变,果断处置。1943年冬的一次农贸集市,中心县委负责人张铁民、杨占明等同志刚刚集聚在林清家,突然院内闯进一帮伪军搜查八路军。王林清立即把这几位负责同志隐蔽起来,使伪军扑了个空。随后,又有一帮日本鬼子闯进院内继续搜查。王林清见势不妙,立即采取应急措施,让她的两个女孩子钻到院内包米秸堆里,故意摇晃包米秸,吸引日本鬼子,转移其视线,保护地下党负责人。结果是不出所料,日本鬼子都集中到包米秸堆周围进行搜查,正准备开枪射击,发现是小女孩在玩耍,经过一番查问,便蒙混过去。王林清同志这种机智勇敢,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革命精神,受到地下党县委负责同志的一致称赞。 一种突然情况过去了,另一种突然情况又发生。1944年初春,上级党组织派陈世昌同志到荣河县负责地下党县委工作。为便于隐蔽,仍以林清家的雇工身份进行活动。因为他身强力壮,是个劳动好手,一天被伪军发现,当作劳工抓走,他是外地人,刚来不久,对当地情况不甚了解,而且语言也有所不同,伪军一旦盘问,有暴露身份的危险,特别是地下党县委的大量工作要靠他组织领导。鉴于当时的紧急情况,林清同志立即行动,亲自跑到村公所找到一个管理劳工的伪军,经过反复交涉,最后同意用一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换回自家的“雇工”。这名年轻小伙子叫陈四娃,又名陈升财,是一名地下党员。林清同志在关键时刻,就是这样不怕艰险,巧施妙计,换回了陈世昌同志,勇敢地保护了地下党县委的负责人。 作为地下党县委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是发展党的组织,加强党的建设,输送骨干。林清同志按照县委的意图,积极主动地从事了这项工作。几年中,全县培养和发展了100多名地下党员,其中林清同志亲自培养和发展的有余英、王园园和王经灿等8名妇女党员。为县武工队和县大队培养输送十几名骨干,其中林清负责培养和输送的有于静荣等4名妇女骨干。此外,林清同志还承担两项特殊任务:一项是保管地下党县委的全部文件和进步书刊;另一项是秘密转送武器。由于她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严守党的机密,林泊同志密切配合,没有出现任何差错或遗失泄密,圆满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任务。在地下党县委的统一领导下,她还积极主动地从事妇女工作,带领林泊及其婆母经常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地发动妇女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在荣张村、谢村、何庄、刘村等地吸收20多名进步青年妇女,参加“抗日妇女救国会”。在这个组织中,王林清组织大家学习文化,为地下党传送信件、护送过往人员,为前方部队做军鞋,共做100多双军鞋,送往部队,解决了战士们的急需。同时,还通过妇救会搞过几次募捐活动,充分发挥了这个党的外围组织作用。1942年,县委输送到部队的地下党员余正平在与日作战中光荣牺牲,家里只有老母亲和年仅8岁的小弟弟两人,生活很困难。为帮助这个家,王林清发动妇女党员捐献粮食和衣物,使烈士家属深受感动,进一步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 1940年冬,她爱人杨鹏鹍不幸牺牲后,为了适应当时斗争形势需要,地下党县委决定,此事只限于她本人及杨林泊知道,对年迈的老母亲及年幼女儿一律保密,以免发生意外。这对一个年仅30岁,入党时间并不很长的年轻妇女,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是清林同志在极端悲痛之中,毫不考虑个人得失,坚决服从县委的决定,化悲痛为力量,勇敢地承担起全家生活的重担,加倍努力做好地下党县委所分配的各项工作。 1944年5月间,由于荣河地区敌我斗争尖锐,环境恶化,特别是由于地下党员赵振邦和王真旺等同志被捕杀害,形势紧张,地下党有暴露的危险。为了防患于未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上级党组织决定,荣河县地下党县委机关立即转移,王林清同志一家人全部转移到晋东南根据地。 1946年4月,荣河地区解放后,王林清奉命带着婆母和二女儿转回了家乡,又任县妇联主任,立即投入了新的战斗。杨林泊同志和其大侄女婉英跟随部队分别参加了解放战争和进军大西南。她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又为党为人民做出了新的贡献,堪称“巾帼英雄三代人”。 王林清同志于1981年10月3日病故。 老战友和乡亲们为了悼念她这位党和国家的英雄,在赠送的挽联中写道: 毁家纾难,左袒奋起夫妻双双闹革命,对党忠心耿耿; 正直无私,抚育培养子女个个皆党员,为人俯仰峥峥。(万荣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王成林 王轶南 整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