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40年来,国企改革迎难而上、矢志不渝,始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通过一系列理顺体制、完善机制、调整布局等改革探索,努力做好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相融合这篇“大文章”。 改革,全方位拥抱市场 日前“出炉”的最新一期《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显示,包括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48户中央企业在内的120家中国企业上榜,并占据榜单前四名中的三席。
从放权让利、“三年脱困”,到“破三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再到正在推进的分类改革、董事会建设、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一系列旨在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改革落地,不断理顺政府与企业关系,促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 激烈的竞争中,昔日的“呛水者”正成长为融入市场的“弄潮儿”、经济社会的“顶梁柱”:
看竞争力——不少国有企业已迈进或接近世界一流企业阵营,在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高速铁路、智能电网等领域取得了不少具有世界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掌握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国有企业要通过改革创新,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国企改革面临新任务,破解改革推进不均衡、部分地区和企业改革动力不足等问题的紧迫性也更加凸显。 一篙松劲退千寻。“不论是全方位的深化改革,还是打造世界一流企业,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说,国企改革不能停,也不会停下来。 创新,打造“国之重器” 今年7月9日11时56分,我国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将两颗巴基斯坦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也是“长二丙”火箭时隔19年重返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 核心技术买不来、等不来,只有自己干出来。
目前,中央工业企业全部建立起国家级研发机构。央企研发经费约占全国研发经费支出总额的四分之一,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约占同类奖项总数的三分之一。
创业创新与科技突破相辅相成,正成为助推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 开放,锻造竞争新优势
改革开放初期,中央企业对外经营性投资基本从零起步。到去年底,央企境外单位逾9100户、资产总量达到7万亿元,投资与业务已遍布18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央企在基础设施、产能合作等领域投资合作项目有1700多个。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不确定性上升,国有企业国际化更难、风险更多。 “我们既要坚持底线思维,把困难想得足一些;又要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关键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国资委党委书记郝鹏表示,下一步要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企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在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的部署,进一步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