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老区 关注 书画 经典 副刊 图片 视频 期刊 编委会 老促会 书库 公告

主页 > 调研 >

沁县老促会对中办(2015)64号文件落实情况的调研与建议

2020-08-07 23:48 红色山西网
根据中国老促会(2020)17号文件精神和省市老促会安排部署,沁县老促会抽调15人分成三个专题调研组于6月份就文件要求的十个调研内容逐一进行了调研。
 

加大力度

在富民产业上下功夫

——沁县老促会对中办(2015)64号文件落实情况的调研与建议

 

 

沁县辖6镇、7乡、306个行政村,全是“五类”老区贫困村,是省定贫困县,总人口17.4万,其中农业人口13.2万。
 沁县是革命老区,抗战初期,沁县是一个中心地区。八路军总部和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在这里战斗工作过。第三行政区的中心有十几个县,沁县是第三行政区的中心,也是决死队、牺盟会发展的一个中心区。从这里派出工作队,去各县发动群众搞抗日救亡工作。新华日报(华北报)在沁县创刊,东路军高级将领会议在沁县小东岭召开。沁县从1947年7月至1949年3月,先后调出四批干部,加上以后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陆续从沁县调出去的,就是当时堪称的沁县为中国革命贡献的“五千干部一万兵”。
 
主要做法
 
(一)实施产业提升工程
沁县以有机旱作农业为方向,做强第一产业。沁州黄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高粱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新发展辣椒8000亩,全县农业调产面积达到耕地面积的50%以上。万家福公司北城、羊庄、松村、里峪等肉鸡养殖场相继投产,全县年出栏肉鸡可达3000万只,仅此一项产业可带动600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发展精深加工业,拉长第二产业。沁园春矿泉水、沁州黄营养米粉、米醋、锅巴等产品相继上市。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三产服务业,精心打造了走马岭茶马古驿,漳河村漳河源头、后沟村文化观礼、瓮城山观景赏花,徐阳村休闲度假、檀山村寻根沁州黄、徐村吴阁老廉政文化,小东岭红色记忆,下曲峪运动休闲,石板上秀美山水,农耕、农事、农味体验等一批特色旅游乡村,形成了“一线十村”全域旅游网络布局。2018年实现旅游收入0.56亿元,带动58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新发展电商企业10家,农村电商扶贫服务站34个,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做强了第一产业,拉长了第二产业,带动了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强化项目管理,推动资产性收益扶贫。20兆瓦集中式光伏电站和64个分布式村级电站相继并网发电;万家福肉鸡养殖项目投产达效。2019年又新投资8590.1万元实施133个产业项目,县委县政府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的通知》和《县级产业扶贫收益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产业扶贫项目。
着眼市场需求,推进就业扶贫。2019年,全县已完成全民职业技能提升培训1272人,实现就业63人。培训农村致富带头人322人。通过召开专场招聘会转移劳动力1208人;开办扶贫车间23家,吸纳贫困劳动力850人;设立乡村保洁员公益性岗位带动605人;护林员聘用劳动力136人,累计转移贫困劳动力2799人。同时,对有创业需求的578户发放小额信贷2854.1万元。从2014年以来的5年间,有11356人次免费接受技能培训,组织8场扶贫就业对接会,提供2万余个就业岗位,为4152名贫困人口落实了稳定就业岗位,帮助32653人次农闲时节外出务工。
(二)实施安全住房提升工程
一是按照易地移民搬迁“六环联动”要求,通盘考虑“人、钱、地、房、树、村、稳”七大因素。2016年以来,沁县易地移民搬迁任务数为2481户6592人(含同步搬迁211户566人),其中2382户6262人安置在87个集中安置点,99户330人分散安置。目前已全部入住。
二是实施危房改造。对4303户农户实施了危房改造,享受补助资金5657.65万元,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安全适用房,人人有了安全感、幸福感。
(三)实施生态环境提升工程
一是实施荒山造林绿化扶贫工程。沁县将3.6万亩造林任务落实到18家有资质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惠及社员总人数691人。涉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40人,贫困社员占全部社员比例78.1%。他们在参与林业生态治理、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林业产业的过程中获得劳务收入,助推脱贫。
二是实施森林生态保护扶贫工程,推进贫困人口参与管理脱贫。设置林地资源管护岗位,建立公开透明的护林员选用机制,将当地有劳动力的18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转化为生态保护人员,让贫困人口通过生态保护脱贫致富,人均增收1万多元。
(四)实施教育、医疗提升工程
沁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9所,在校生17665名;幼儿园75所,在园幼儿3945名。截至目前,小学生入学率达到99.97%,初中生入学率达到99.2%,年度辍学率保持在0.5%的省定标准内,中小学巩固率分别达到99.5%和98.5%,均保持在了省定指标范围内,“三残”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稳定在91.43%以上。
近年来,先后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28所,招聘幼儿教师40余名。投资8644万元,用于60所义务教育学校改造工程。18811人次享受了义务教育,高中、中职阶段教育扶贫政策。2593人次享受每生每年2000元“雨露计划”,388名考取二本B类以上本科生获得一次性资助5000元,累计资助金额达1938.96万元。
沁县把健康扶贫作为重要基础,严格执行“三保险、三救助”“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等政策措施,每年为所有贫困户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意外伤害险、大病医疗补充保险900余万元。组建541个家庭医生团队对5147户贫困户,开展“双签约”服务44814次;为2267名贫困慢性病患者办理了慢性病卡;对符合条件的545人进行了集中救济;14152人次享受了健康扶贫“三保险、三救助”政策,累计受益金额3206万元。基本医疗全面覆盖。
(五)实施兜底保障提升工程
沁县始终把社会保障作为重要防线,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实现贫困人口应纳尽纳,待遇应享尽享。4583名贫困群众享受了低保兜底,1371名贫困群众享受了五保兜底,实现了应保尽保。6803名60岁以上贫困人口全部领取养老金。
(六)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5年来,全县新修公路456公里,306个行政村村通公路硬化率100%。304个行政村通客车,客运班车开通率达99%。两项指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七)实施农村饮水和电力保障提升工程
2015年以来,全县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98处。对298处,306个村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安全饮水达标率100%,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全县306个行政村和587个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全部通动力电,接通率100%.
(八)实施网络通讯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
全县306个行政村全部接通宽带,互联网覆盖率100%。全县306个行政村都有综合文化活动场所(地),覆盖率100%。
(九)实施内生动力提升工程
出台了《沁县外出务工奖补办法》《沁县孝老敬老实施方案》,积极探索扶贫超市、道德银行等扶志方式,坚决摒弃养懒汉的输血式扶贫和等、靠、要思想。对7407位外出务工人员奖补628.43万元。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全面推广“一约四会”“一墙六榜”,深入开展“七在农家”评选活动,用身边的榜样力量感召和影响群众,从而催生好思想、好风气。开展“孝亲敬老,扶贫助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典型评选活动和脱贫光荣户、致富光荣户评选表彰活动,教育引导和激励贫困群众树立勤劳致富、自立自强、不甘贫困的思想,增强“我脱贫我光荣”的荣誉感、尊严感,着力以精神鼓励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激发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汇聚起脱贫光荣的强大正能量,在全社会形成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十)实施强化组织领导提升工程
总体上看,从县委政府到乡镇村各级党委政府“两委”组织对老区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的认识程度高,态度十分坚决。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工作到位,力度不断增强,在整个过程中,大家坚持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老区开发建设,坚持用老区精神启迪和带动老区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得非常好,涌现出不少英雄模范人物。如科教局驻丁家山驻村干部以身殉职在工作岗位上等。同时,在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要求上做到了精益求精、分秒必争,细化到事,落实到人等,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019年5月21日,沁县被省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县。这是老区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应当充分重视仍然存在的各种不足和问题。我们在调查中,也听到不少包村干部和村民向我们反映了在老区建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1.县财政资金短缺。沁县本级财政收入年不达1亿元,与老区开发建设、脱贫攻坚刚性支出需求矛盾突出,特别是2018年,为保证全县如期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县财政又新增过桥贷款1.6亿元,今后的还款任务也给本县财政增加了不少负担,加之脱贫摘帽后,中央、省市的扶持资金会大幅减少。财政资金统筹整合的范围也会逐步缩减,可用于老区开发建设的资金会明显减少,财政压力更大。
2.产业发展效果不明显。沁县从古到今一直以玉米为主要农作物。这几年虽然沁州黄、高粱、辣椒、中药材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但现在仍然是玉米种植面积大,到处看到的是玉米单一品种。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效益。
在产业发展中,虽然投入不少,项目很多,由于人才短缺,管理水平不高,给产业发展带来了一定风险。
在有机旱作中,有机认证土地达21万亩,但真正取得的有机价值有限,有机品牌还不响亮,有机产品附加值还没有显现,市场空间还有待进一步扩展。
3.基础设施不够均衡。过去的5年,全县把有限的财力集中投向了贫困村,出现了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优于非贫困村的不平衡现象,下一步需向非贫困村倾斜。
4.内生动力仍需激发。受几千年来“耕读传家,不是商贾”传统思想的影响,广大农村群众主动走出来、引进来的观念还不强,思想不够解放,有的还存在“等、靠、要”思想,这些还有待采取各种办法,积极引导,进一步激发群众“我要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几点建议
 
沁县始终把党建统领脱贫攻坚、老区开发建设作为大政治、大任务、大责任,坚持党的建设和脱贫攻坚、老区开发建设和乡村振兴相结合,实现了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老区开发建设、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互促双赢。在今后的工作中:
一、各级领导干部要再鼓干劲,再加压力,坚持不懈,精锐尽忠
在全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基础上,各级领导干部不能有丝毫厌战思想、歇一歇的想法,要一鼓作气,再鼓干劲,再加压力,把各级党组织建强,把广大党员作用发挥好,多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引领群众的工作,切实把党的领导、方针政策、号召要求、纪律规矩、关心关爱落实到基层,不断增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向心力、凝聚力,真正把心思放在群众的利益上,把群众最盼的、最难的事办好,把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好,才能带领群众在小康路上永向前。
二、加大力度,在富民产业上下足绣花功夫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沁县近几年产业发展速度比较快,但真正发挥效益有待提高。为此,我们建议应该把现有产业如何能巩固提高的问题,摆上各级领导干部的议事日程。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把各项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决好,巩固提高现有产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加大力度、压实责任,采取奖励办法,引进一批大项目、大产业,全县上下形成一种发展产业的大格局。
三、要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县委、县政府要抢抓乡村振兴机遇,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水平。瞄准乡村振兴目标,科学谋划“十四五”规划,做好脱贫摘帽后续工作与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的有序衔接。持续抓好移民搬迁后续设施、产业管理等工作,真正把“人、钱、地、房、树、村、稳”各个环节全部落实到实处;持续抓好农村农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乡村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基础工程,使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对于以前非贫困村基础设施欠账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四、不断加强扶老、扶德、扶智、扶能水平
教育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抓手。通过教育扶贫,破思想禁锢,造脱贫根基,启民智民心,生巩固脱贫茎叶,激创新之举,洒脱贫摘帽后雨露。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切实激发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巩固脱贫的内生动力,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特别是要重视贫困人口子女教育,确保他们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具备创业就业能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真正通过教育让贫困人口子女“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其次,加大农民培训教育力度,加强农民知识辅导和技能培训,开拓眼界,启发思维,变“输血”为“造血”,提高广大农民实现乡村振兴的信心和能力;全面推进“一约四会”“一墙六榜”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引导更多的人向上向善。
 
       我们有理由完全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有近几年脱贫攻坚积累起来的典型经验,老区沁县的明天定能璀璨辉煌。(《山西老区开发》编发)
责任编辑:红色山西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山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主办 网站版权所有:山西红色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晋ICP备19004976号-1 技术服务:红色山西网运营团队

本站部分文章源网络,若侵权不实,请联系删除纠正,本站不担任何责任 办公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东仓巷甲4号 邮箱:redsx@sina.com

执行总监:13283623983 违法与不良信息投诉电话:0351-2112193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