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向亮是临县三交镇党委书记,在乡镇工作的20多年里,他敢抓敢管,敢闯敢试,带领大家建立加工园区,进行红枣林地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发展脱贫产业的路子。 见到贺向亮时,他正在三交镇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工程施工现场督促施工进度。这个占地240亩,涉及搬迁人口3000多人的工程,在年底要实现全面封顶。连续几天的降雨,让施工停滞,贺向亮心急如焚。
临县三交镇党委书记 贺向亮: 有再大的困难,咱们要共同克服,解决不了要及时跟我说。
三交镇易地搬迁项目施工和群众搬迁动员工作是同步进行的。从施工现场出来,贺向亮又赶往杜家圪垛村开展搬迁动员工作。 陪同人员:孩子们外面发展得还可以,不在乎钱(移民安置费),认识没有到位,感觉地方还稳着了。
三交镇杜家圪垛村处在地质灾害易发区,有80户居民因为房屋地基下沉被列入了搬迁名单。但是,72岁的杜振玉老人却不愿意离开,而且在他的影响下,原先同意搬迁的村民也开始思想动摇。
临县三交镇党委书记 贺向亮: 这两年雨多,一下雨政府担心、群众担心,搬迁出去以后咱们是集中供热、集中供水,对年龄大的,政府有整体考虑。 在贺向亮的耐心劝说下,杜振玉老人终于打消了顾虑,同意搬迁。
临县三交镇党委书记 贺向亮: 不厌其烦地做工作,一个村一个村地过,现在我们涉及的899户、3361人全部签了双签协议。
让贫困户搬得出,更要稳得住、能致富。作为全镇的当家人,贺向亮考虑的是在做好移民搬迁工作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发展脱贫产业。
三交镇种植有2万多亩的红枣林,由于这两年管护不到位,红枣品质下降,失去了市场竞争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今年2月,在镇政府的引导下,罗家山村800亩红枣林进行改革试点,由村里致富能人牵头成立合作社,把全村红枣林流转到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经过精心管护,今年合作社取得了大丰收。 临县三交镇罗家山红枣专业合作社社员 张俊杰: 今年的收入有红枣收入、五谷杂粮收入,(合作社)干活还给付工资,这不是几项收入了,合作社年底还有分红。 除了红枣,柳编、铸铜、烤馍、木器是三交镇自古就有的传统手工艺。贺向亮还盘算着要让这些传统手工艺实现规模化发展,带动群众脱贫。 临县三交镇党委书记 贺向亮: 刚才我和山东的一个老板联系了,人家准备近几天到咱们这边商谈,咱搭台,人家唱戏,把咱们的传统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现在,三交镇建成了以铸铜、柳编、烤馍、木器为主的四大加工产业园区,成立了27个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3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9个贫困村实现了产业收益全覆盖,6100多人实现了稳定脱贫。 临县三交镇党委书记 贺向亮: 群众利益无小事,你要好好地做,每天做的都是大事,官虽然不大,但是价值很大,再苦再累也觉得乐在其中,无怨无悔。 “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扎扎实实做事”是贺向亮的座右铭。他常说,基层干部职务虽小,体现的人生价值却很大。一定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想问题,以真情换真心,这样才能赢得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