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浏览: 次 责任编辑: 李琰宇
真泽宫
壶关,古庙古宅,精美绝伦。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真泽宫以宏大的规模、雄伟的气势、奇巧的风格、独特的工艺而令人赞叹。
真泽宫,俗称“奶奶庙”“二仙庙”, 位于长治市壶关县树掌镇神郊村,始建于唐乾宁二年(公元895 年),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重修,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移建于现址,至今保存完好。同时,真泽宫也是一座“红色”庙宇,它作为抗大一分校旧址,齐心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生活和学习。
真泽宫,占地面积6900平方米,坐北朝南,背靠青山而建,面对翠微峰,三进院落,前低后高,依势排列在中轴线上,所有建筑均为沙石基础,雕梁画栋、斗拱飞檐、琉璃瓦脊、红墙碧瓦,结构严密、布局合理,规模宏大、蔚为壮观,里面供奉着冲惠、冲淑两位女真人,现存建筑有牌楼、山门、望河楼、钟鼓楼、戏楼、梳妆楼等,共计240余间。
据庙内碑文记载,冲惠、冲淑两位女真人系孪生姐妹,原籍山西屯留,出生后亲母杨氏去世,其父乐山宝又娶继妻吕氏。二人饱受继母吕氏虐待,痛苦不堪,但仍然无怨行孝,感动上天。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二人在翠微山升仙台被黄龙驮去,上天做了神仙。当地百姓在翠微山北建庙祭祀,奉为地方神祗。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宋军攻打西夏,路经二真人庙时,军粮用光。忽见有两位女子煮粥供给士兵食用,随吃随有,没有停滞。带兵将领这才知道是两位女真人显灵,连忙向宋徽宗报告。宋徽宗大惊,封两位女真人仙号“冲惠、冲淑”,庙号“真泽宫”。
拾级而上156个石阶(俗称“香道”) , 便能看到一组精美别致的牌楼建筑。牌楼前左右各置一尊唐代石狮,虽日久年深,风化的已模样残缺,但雄健豪迈的气势却尚存。牌楼一主两配,宽12米,高6米,全部由斗拱组成。整个建筑由四根砂石柱支撑,斗拱屋叠,一层大于一层,精雕细刻,如大鹏展翅,似龙飞凤舞,飘逸舒展,十分壮观。
穿过牌楼,气势雄伟的山门建筑展现在眼前。山门上方置墨色匾额一块,上书“真泽宫”三个镏金大字,字体刚劲有力。山门前两侧各置一尊两米高的石狮。山门之上为大小三个舞楼。两边的舞楼旁又高高耸立着两楼,称之为望河楼。舞楼与望河楼全部用琉璃瓦盖顶,楼内墙壁采用连环画形式,分别记载着乐氏二女“隆冬采菇”“酷暑取冰”“尖桶挑水”“捡麦升仙”等神话传说,画面线条舒畅简洁。
进入山门后,便是真泽宫的主院当央院,当央殿建在一米高的台阶上,是真泽宫内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建筑,现存为元代遗构。当央殿内塑二真人像,面阔五间,进深七椽,单檐歇山顶,飞龙高脊,金黄色的琉璃瓦出檐。殿檐斗拱、额枋、梁柱全部采用青、蓝、金色线彩绘。正面四根大石柱着红色,装雀替,绘戏剧,木质透雕,精巧雅致,栩栩如生。殿门到石柱间留有回廊,每两根石柱之间有一米多高的红漆栅栏,使整个建筑结构充满了古色古香的气氛,更增添了它的历史感与艺术性。当央院东西宽23. 3米,南北长29. 7米,两侧各有9间楼式配房,东称“阳宫”, 西称“阴宫”。原阳宫内有九天仙女塑像,阴宫有十殿阎君塑像,在两宫的墙壁上还有神话题材的壁画,今俱废。整个大院布局森严,气势恢弘,集真泽宫建筑精髓于一身,东西各有一个“月亮门”, 是通往后殿的要道。
当央殿后是过亭院,中为万寿亭,两边是无梁旋顶的钟鼓二楼,相互对峙。再后为寝宫,俗称“子孙殿”,建在两米高的台阶上。殿宇屋顶悬山式,琉璃瓦作,明间置门,两侧有插花楼和簪花楼,东西有奶奶宫、婴儿宫及僧舍楼房各9间,内有王母、观音、送子娘娘塑像。过寝宫两侧甬道,后为圣公母殿,建于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 屋顶悬山式,琉璃瓦作,明间、次间均置隔扇门窗,内奉二真人父母神像,两侧配有梳妆楼。殿内现存宋、元、明、清碑碣38通,分别记述了历代修茸、增建情况及二仙真人的神话传说。
如今的真泽宫,经过不断维护,更是雄伟壮观,一年四季游人不绝。
(壶关县老促会/张德忠 杨狗则)
真泽宫,俗称“奶奶庙”“二仙庙”, 位于长治市壶关县树掌镇神郊村,始建于唐乾宁二年(公元895 年),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重修,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移建于现址,至今保存完好。同时,真泽宫也是一座“红色”庙宇,它作为抗大一分校旧址,齐心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生活和学习。
真泽宫,占地面积6900平方米,坐北朝南,背靠青山而建,面对翠微峰,三进院落,前低后高,依势排列在中轴线上,所有建筑均为沙石基础,雕梁画栋、斗拱飞檐、琉璃瓦脊、红墙碧瓦,结构严密、布局合理,规模宏大、蔚为壮观,里面供奉着冲惠、冲淑两位女真人,现存建筑有牌楼、山门、望河楼、钟鼓楼、戏楼、梳妆楼等,共计240余间。
据庙内碑文记载,冲惠、冲淑两位女真人系孪生姐妹,原籍山西屯留,出生后亲母杨氏去世,其父乐山宝又娶继妻吕氏。二人饱受继母吕氏虐待,痛苦不堪,但仍然无怨行孝,感动上天。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二人在翠微山升仙台被黄龙驮去,上天做了神仙。当地百姓在翠微山北建庙祭祀,奉为地方神祗。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宋军攻打西夏,路经二真人庙时,军粮用光。忽见有两位女子煮粥供给士兵食用,随吃随有,没有停滞。带兵将领这才知道是两位女真人显灵,连忙向宋徽宗报告。宋徽宗大惊,封两位女真人仙号“冲惠、冲淑”,庙号“真泽宫”。
拾级而上156个石阶(俗称“香道”) , 便能看到一组精美别致的牌楼建筑。牌楼前左右各置一尊唐代石狮,虽日久年深,风化的已模样残缺,但雄健豪迈的气势却尚存。牌楼一主两配,宽12米,高6米,全部由斗拱组成。整个建筑由四根砂石柱支撑,斗拱屋叠,一层大于一层,精雕细刻,如大鹏展翅,似龙飞凤舞,飘逸舒展,十分壮观。
穿过牌楼,气势雄伟的山门建筑展现在眼前。山门上方置墨色匾额一块,上书“真泽宫”三个镏金大字,字体刚劲有力。山门前两侧各置一尊两米高的石狮。山门之上为大小三个舞楼。两边的舞楼旁又高高耸立着两楼,称之为望河楼。舞楼与望河楼全部用琉璃瓦盖顶,楼内墙壁采用连环画形式,分别记载着乐氏二女“隆冬采菇”“酷暑取冰”“尖桶挑水”“捡麦升仙”等神话传说,画面线条舒畅简洁。
进入山门后,便是真泽宫的主院当央院,当央殿建在一米高的台阶上,是真泽宫内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建筑,现存为元代遗构。当央殿内塑二真人像,面阔五间,进深七椽,单檐歇山顶,飞龙高脊,金黄色的琉璃瓦出檐。殿檐斗拱、额枋、梁柱全部采用青、蓝、金色线彩绘。正面四根大石柱着红色,装雀替,绘戏剧,木质透雕,精巧雅致,栩栩如生。殿门到石柱间留有回廊,每两根石柱之间有一米多高的红漆栅栏,使整个建筑结构充满了古色古香的气氛,更增添了它的历史感与艺术性。当央院东西宽23. 3米,南北长29. 7米,两侧各有9间楼式配房,东称“阳宫”, 西称“阴宫”。原阳宫内有九天仙女塑像,阴宫有十殿阎君塑像,在两宫的墙壁上还有神话题材的壁画,今俱废。整个大院布局森严,气势恢弘,集真泽宫建筑精髓于一身,东西各有一个“月亮门”, 是通往后殿的要道。
当央殿后是过亭院,中为万寿亭,两边是无梁旋顶的钟鼓二楼,相互对峙。再后为寝宫,俗称“子孙殿”,建在两米高的台阶上。殿宇屋顶悬山式,琉璃瓦作,明间置门,两侧有插花楼和簪花楼,东西有奶奶宫、婴儿宫及僧舍楼房各9间,内有王母、观音、送子娘娘塑像。过寝宫两侧甬道,后为圣公母殿,建于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 屋顶悬山式,琉璃瓦作,明间、次间均置隔扇门窗,内奉二真人父母神像,两侧配有梳妆楼。殿内现存宋、元、明、清碑碣38通,分别记述了历代修茸、增建情况及二仙真人的神话传说。
如今的真泽宫,经过不断维护,更是雄伟壮观,一年四季游人不绝。
(壶关县老促会/张德忠 杨狗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