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漫山遍野都是翠色盈盈,风光如画。我们和绛县老促会会长魏守峰、副会长兼秘书长侯禄良等一行人走进绛县红色革命基地回马岭。顺着一缕阳光的嫩绿思绪,重温红色革命史,追寻那些曾经的艰苦卓绝和壮怀激烈。
做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绛县人,重走先烈们用热血浸透的路,不由人激情满怀,思绪万千。
重温回马岭红色革命史
□绛县老促会 / 张志善 王泰
绛县老促会会长魏守峰(左2)、副会长兼秘书长侯禄良(左3)等领导在革命老区回马岭村调研
绛县老促会会长魏守峰(右)一行在回马岭调研
从磨里镇到回马岭,虽然这些年绛县老促会先后争取和筹集资金近千万元,在半山腰新开、拓宽公路11公里,全部硬化,并安装了护栏;而且今年又对道路进行了弯道取直、窄处拓宽,汽车行走没有丝毫问题。但到了回马岭村后,寻访七零八落的人家,却需要沿着陡峭的山路气喘吁吁攀登,路的两旁大都是悬崖峭壁,途中常有巨石挡路,须攀岩附葛才能前行,但为了探访这一红色革命基地的渊源,我们不顾吁吁喘气,大汗淋漓,坚持不懈地登攀着。
回马岭地处磨里峪的深山密林中,纵深17.5公里,横宽15公里,总面积131.25平方公里。
抗战时期,全村有8个自然村,80多个山庄窝铺,210余户,820余口人。整个域内,只有5座瓦房63座草房,其余住户都是窑洞。
绛县抗日政府旧址位于绛县磨里镇回马岭村安王山自然村西约200米,现存土窑两座,坐东向西,南北长13米,东西宽8米,占地面积104平方米。
早在1932年9月,绛县县委就做出了“建立以回马岭为中心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决定。
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后,于1938年7月上旬日军入侵绛县。11月20日,回马岭村建立起党支部,根据这里的地理环境和群众基础条件,县委确定回马岭为绛县抗日革命根据地。
1942年初,绛县县委县政府迁至此处,指挥部就设在两孔窑洞内。县委县政府驻扎下来以后,通过宣传发动,群众抗日热情空前高涨。在党的领导下,勤劳勇敢的回马岭人民与党和革命战士同舟共济,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为绛县的解放事业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窑洞是不起眼的,如同黄土高原随处可见的土窑洞。窑洞不事张扬,与黄土浑然一体。窑洞沉稳浑厚,背靠高山,脚踩大地,它是有力度的,因为它与黄土地血肉相连,密不可分。它更与每一个故绛儿女血脉相承,代代相传。
站在窑洞的门口,将朴实的情怀融入心田。该旧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绛县县委领导抗日斗争的历史,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85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绛县老促会领导在迴马岭教育基地调研
在回马岭县委县政府旧址前,我们聆听了老促会会长魏守峰有关绛县建立党组织和游击队的介绍。
1938年7月,日军入侵绛县后,全县各地早已蓬勃开展的抗日宣传活动进入了隐蔽状态。共产党领导的牺盟会(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1936.9.18在太原成立,是山西地方国民党政权与共产党合作的产物,最终被共产党取得了控制权,与阎锡山分道扬镳,在山西以至华北的抗日斗争中创造了光荣的业绩,截止到1937年底,绛县共有60余名知识分子加入牺盟会。)在磨里召开培训会议,磨里峪及周边地区的抗日骨干分子参加了会议。会议提出了继续动员广大青年参加抗日,在农村发展党员,组织抗日武装等问题。
以杨蔚屏为首的中共绛县县委在回马岭发展了五名党员,并在小褚门建立了党支部。
此后,由党组织领导的游击队组建,并以高度的流动性、灵活性、主动性、进攻性和速决性,广泛动员群众在中条山深处投入打击日寇的战斗。
在褚门沟,回马岭村现任党支部书记王青明向我们讲解了日寇祸害回马岭的暴行和100余名国军宁死不降的跳崖壮举。
1941年春,日军对中条山进行了疯狂扫荡。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回马岭村开展了坚壁清野、不给日军留一颗粮食的活动。因此,全村遭到了日军残暴的祸害。日军疯狂地烧毁村民房屋58座,庙宇3座,杀害本村村民60余人,有的甚至全家绝户。其中还有外地逃来的难民300余人。
死人最惨的是褚门沟、暴雨泉、古垛洼、西柳泉、罗圈崖等五处。其中,有河王、西崖下、官庄等村难民20多人被日军赶进褚门沟的土窑洞,用机枪扫射后,又用燃烧弹全部焚烧,包括回马岭村4人。
在暴雨泉石坎避难的塬下各村妇女20多人,被日军发现后,被强行脱光衣服,遭轮流奸污,活活刺死。在大坎对面避难的40余人,眼见亲人受到奇耻大辱,愤怒地向鬼子扑去,也被鬼子扫射杀死。
在碾道沟梁有山下的吉峪、范柴等村难民160多人前往石窑沟后避难,中途被日军发现后,用机枪全部扫射进一个山洼。后人叫这里为死人古垛(方言),其中有回马岭村民16人。
在西柳泉,杀死难民11人,其中,本村闫由义被强迫去修工事,闫不去,被砍下头颅,身首分离,后被亲人从沟里找到头颅。
1941年3月的一天,逃难在回马岭黑沟、罗圈崖的河王、安峪、长杆、东三涧等村的90余名群众,突然被日军包围,遭到残杀。一伙难民向后山躲避时,被日军全部扫射杀死。本村黑沟刘氏一家4口,罗圈崖段某一家5口,被刺死后,驻地房屋全部烧光。100多名百姓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惨不忍睹。村里群众的生活用具、用品,全部损毁。同时从山下抓来大量劳工苦力,建了十几座工事碉堡,对回马岭进行了血腥的统治。
1941年5月,中条山战役后,国民党15军一支队伍从里册峪转移至回马岭,进入范家沟南沟,后面日军紧追不舍,国军攀上和尚背(地名)奋勇抵抗,不料背顶就是百丈悬崖,国军誓死不向日军投降。奋战几个小时后,100余人全部跳下了悬崖,表现了中国军人的英雄气概,村民们深受感动,至今传颂不忘。
绛县老促会会长魏守峰(左1)、副会长兼秘书长侯禄良(左4)等在回马岭基地调研
1942年春,日本鬼子撤出山区后,条东(晋豫区中条地委书记)地委书记杨蔚屏委派王学海到回马岭,与地下党员苗绍龙秘密接头,筹备创建抗日根据地。
王学海来到回马岭前端的庙坡烟家沟水泉时,见到一个人正在挑水,就问询苗绍龙的情况。
此人正是苗绍龙的四弟苗绍奎。苗绍奎就领王学海回家。
苗绍龙见到王学海后,担心暴露身份,就说苗绍龙是我大哥,下山逃难还没回来。
王学海说:你别害怕,我是杨蔚屏派来找你的,苗绍龙说我不认识杨蔚屏,他是干啥的,找我做什么?
王学海就拿出了杨蔚屏的亲笔信。苗绍龙担心信是假的,又说,他还说什么了吗?
王学海说,还有一箱党的秘密文件,我就是来取这些文件的。这时苗绍龙才打消怀疑,相信了王学海。
于是,苗绍龙就带王学海走到朱门沟深山,在一个石坎下找出保存多年的文件。这样,互相之间才进一步取得了信任。
当晚,苗绍龙就把他安排在后山的一个破窑洞,陪他住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王学海就回地委向杨蔚屏汇报了接头情况。过了几天后,被任命为政委的王学海,和被任命为县长的卢旭东等人再次回到回马岭,开始了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工作。
1938年时, 由杨蔚屏发展的5个党员便在回马岭便建立了全县早期的党支部。
1939年12月“晋西事变后”,党的活动转入地下。杨蔚屏调往太岳地委,临行时专门与苗绍龙谈话,按照“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精神,安排苗绍龙回村隐蔽到群众中去。并嘱咐,没有上级指示,不准暴露身份,不准发展党员,不准对外联系。这才出现了前面的一幕。
王学海一行到回马岭后,依靠苗绍龙等原有的地下党员串联宣传,人民群众知道了共产党、八路军是抗日的队伍,非常欢迎,积极腾出自己的窑洞,决心为抗日服务,为死去的同胞报仇。从此中共绛县县委就在回马岭扎下了根。
此后,绛县县委政府将回马岭作为根据地,建立了一系列抗日组织,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
重建党组织。县委政府驻扎下来以后,通过宣传发动,使群众抗日热情空前高涨。首先重新建立了党支部,不断发展壮大党员队伍,至1945年抗战胜利,全村已发展党员24名,到解放前已有党员38名。
成立民兵队。全村成立了由26人组成的民兵队,到1944年,民兵队发展为78人。主要任务一是后勤保卫,站岗放哨,保护首长的出行安全;二是配合县大队开展游击战;三是开展支前运输。
组建妇救会。由女党员组成妇救会,魏凤莲任主任。主要是组织全村妇女纺花、织布、做军衣、军鞋、军帽等,还坚持经常为各机关单位帮灶做饭等。
兴办儿童团。村小学组织了儿童团,首任团长由闫永才担任。主要任务是抗日宣传、站岗放哨、查路条、传递情报等。
创立农会。农会坚持动员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保障根据地军民生活供应。稳定时期,就组织群众白天和战士们一齐参加生产劳动,晚上,由县委宣传部长等领导亲自讲课,集中大家学政治、学文化、学唱歌、学习军事知识、交流抗日经验,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思想觉悟,激发了抗日热情。特别是逢年过节,村里总要杀猪、宰羊,举行军民联欢,开展慰问活动。无论干部、战士,还是广大群众,关系都非常融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1943年冬,按照上级指示精神和根据地军民抗日武器缺乏的实际情况,在县作训科科长贾玉明的指导下,全村大力发动群众土法制作武器。
村里成立了地雷组。广大群众备石料、选石块烧木炭制火药,闫永合任组长,带领几名技术人员,钻石孔、装火药、用日军的罐头盒铁片和火柴做成引爆摩擦片,插入引线,用蜂蜡封口,从空心的黄柏草杆中拉出引线,做成拉雷、趟雷、踩雷等各种地雷。经试验非常成功,受到县委政府表扬。就这样,到1945年,回马岭村群众先后做出地雷600多枚,用于根据地的抗日斗争。
1944年春,一伙日军偷袭回马岭,抓住本村人李振发带路。李振发借机将日军引进了我樊家岭埋伏圈后,巧妙逃脱。日军踏入我埋伏圈,引爆了地雷群。烟雾中,我民兵居高临下趁机向日军扫射,把日军打得晕头转向,留下了10具尸体,仓皇而逃。从此,回马岭的地雷出了名。
一天清早,我根据地在前山郭家庄活动的民兵传来消息,有一队鬼子在伪军带领下,约50余人从回马岭背后的蛤蟆峪向我根据地窜来。得知情报后,县武装科长成铁林、游击大队二中队队长王风江、副大队长陈光、县大队教导员高步星等带领县大队队员、本村民兵共100余人,对来犯之敌可能经过的路口烟家沟、崔家沟,乃至山梁上都部署了地雷群。
根据侦查发现,敌人的目标是我县大队驻地崔家沟和北坡上。当敌人刚刚到达崔家沟边沿,就遭到了我地雷群的轰炸。我回马岭民兵和县大队战士一起出动,一阵阵猛烈的枪声中,将日伪军击溃。返途中地雷群到处响起,敌人又遭到我根据地军民的有力截击,溃不成军,不得不分散而逃。
此后,村里组成了地雷排,经常向抗日前线运送地雷,有力地支援了抗战,打击了日军。
村干部生动形象的讲述,回放了回马岭村民一曲曲拥军优属、积极支援军队抗战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支前镜头。
1943年冬,抗日前线担架紧缺。根据上级指示,县委、政府要求回马岭村赶做担架,广大群众积极响应。村民李及章会木工手艺,被选为担架组组长。他组织杨富贵等10人,上山砍木杆做原料,在村里选择了一块场地,在县抗日政府教研科长李光之的技术指导下,很快展开了工作。担架上要钻下眼,穿上绳,装好背带。他们不顾冬日山里风大雪多、十分寒冷的天气,脚冻肿了,满手裂口,从不停歇。坚持一个冬天,为前线制作担架200多副。随后全村又组织担架队支前,参加了本县及沁水、翼城等地许多抗日战斗,受到领导表扬。
村里妇女成立了纺花组、织布组、染料组,制作军衣、军鞋、军帽。从山下搜集征调了棉花,请来技术能手,通过传帮教,很快掌握了制作工艺。用山上的黄梁柴、黄柏木做染料,染成了军绿色;用五角枫叶、谷草灰染成了军灰色;做成各种型号的军服。多数妇女在家按鞋样纳鞋底、做鞋帮,做成军鞋。这些军装集中起来,除供县大队穿戴外,大量的运往外地,支援了抗日前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就是拼经济,粮草自古以来就是打仗的时候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回马岭粮库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战乱年代,粮食非常紧缺,我根据地人员的口粮标准一再下调,从抗战前的每天三顿饭改为二顿,还不能保证每顿都吃饱。这样,尽快建立粮库便成了当务之急。
回马岭先后建有4座粮库,由回马岭村民兵看守。每年山下向上送公粮多达数万斤。大量的粮食在这里加工成面粉、小米等,供给了抗日前线或沁水、翼城等其他根据地。
1944年秋一天下午,在权把沟口站岗的民兵郭成有,发现有两个人背着一袋粮食向后峪行走,便上前询问。
郭成有就赶紧派人向后传送消息。民兵队长刘宜仁马上带领8名战士往下赶,来到石窑河时,见到两人正往上走,便叫住他们,问他们是哪个村的?谁让来送粮食?来人回答得吞吞吐吐,含糊不清。
刘宜仁觉得可疑,便将他们带到石窑河对面的阳坡一户居民家,进行详细盘查。经审问,两人原来是被日军派来探查我根据地粮库地点的。晚上还有一伙日伪军即将上来,企图破坏粮库。
刘宜仁当机立断,命令将这两人关进窑洞,派人看守。随后就选择在石窑庙安排了埋伏。
深夜,一队日伪军果然悄悄地摸了上来。当他们进入我埋伏圈时,刘宜仁一声令下,战土们一起开枪猛烈射击,敌军遭到突然袭击,来不及还手,一名伪军已被打死。其他人掉头就跑,民兵队乘胜追击,直追到祖师庙峪口,敌人早已逃得不见了踪影。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日子里,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共渡难关。回马岭村群众响应党的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荒种地,自力更生,保证了根据地的物资需要。他们还多次到运城、闻喜等地为根据地背盐,为根据地传情报,很好地完成了各项抗日任务。
与此同时,根据地政府实施“粮饷划分、主食公给”的军粮供给政策,并对军粮供给机构、办法、渠道、标准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同时尽最大努力开荒种地,发展生产,积蓄粮食,解决了大家的吃饭问题,为工作、战斗提供了可靠保障……
绛县老促会一行在当年的窑洞内察看
重温红色革命史,追寻光荣的革命足迹,一行人的理想信念更坚定,政治思想受洗礼、意志品质有升华、党性修养得锤炼。大家默默地在心中发誓:我们一定要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回马岭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有新担当、新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