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在红军东征时期的战略地位
发生在上世纪1936年的红军东征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在吕梁山区创建根据地,以作为奔赴华北抗日前线的基地,并使之与陕北根据地互为依托,更好地巩固和发展陕北苏区。
永和县位于山西省境内西南,吕梁山南端。它“滨临黄河,扼诸险要”“可以外控延夏,内卫并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与一河之隔的陕西省延川、延长两县遥遥相对,隔河相望。其北临的石楼县也与陕北的清涧县隔河相对。延川、清涧都是陕北革命根据地。在永和县境内,沿黄河由北向南分布着咀头、马家滩、永和关、直地里、阴德河、于家咀、铁罗关、佛堂等大小渡口十多个,是东征红军进退山西的比较理想的渡河区域。2月20日,东征红军的红十五军团、红三十军就是在石楼辛关至永和县的永和关渡过黄河的。 也正是由于永和县在战略地位上的重要,那时山西土皇帝阎锡山在防止东征红军的军事部署上,曾把永和县列为挡住红军东征的第一道防线,并把它作为了一个重要防区,不仅从北接永和关以南的各个黄河渡口布置警戒,在永和境内驻有61军209旅的418团一个团,其中该团一个营驻扎永和城内,一个营布防于大寨岭到永和关沿河一线,一个营布防于阁山至于家咀沿河一带,而且,还有“防共保卫团”的一个大队约500人,协助418团防守。因此,红十五军团、红三十军渡过黄河后,就在永和县的马家滩与阎军进行过一场激战。2月底,红军600余人,进占咀头村,重创阎军418团后转战石楼。 红军东征是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从对政治、经济、军事、地理等各种情况进行认真考察分析后,作出的重大决策。但是,红军东征又是在极为艰难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刚刚经历过长征的红军队伍,人员大为减少,虽然落脚到了陕北,但这里经济十分落后,加之敌人的严重封锁,红军所需的作战等物资极为匮乏,装备很差。在黄河对岸的山西,阎锡山鉴于1935年春天5个旅前往陕北协助张学良进剿陕北红军时遭到重创的教训,更加强了对沿黄河东岸永和县重要关隘和渡口工事的修筑。并且把驻大同、太原、长治等地的部队抽调到河防后方,以备万一。1935年秋,阎锡山又令沿黄河各县成立了准军事组织的“防共保卫团”,每团辖4个大队(相当于正规营),同时,将杨耀芳71师的3个团,布防于北起兴县黑峪口,南迄永和县的永和关一线,69师杨澄源的两个旅布防于北接永和关南至永济县渡口一线。 在这种形势下,红军东征显然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尽管红军英勇善战,不怕牺牲,但毕竟敌强我弱,在军事力量对比上,明显处于劣势。在政治上,由于阎锡山长期的反动宣传,对红军进入山西也十分不利。因此,红军东征存在着两种可能,既有东征胜利,在吕梁山建立起抗日根据地,达到东征的预期目的,也有被阎锡山疯狂“围剿”,遭受重大挫折的危险。而红军东征的胜负,不仅关系到抗日救国、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陕北根据地的安危,同时,也关系到几万名红军将士生命的存亡。若要避免后一种可能,就必须在有利于东征红军进退的地区永和县,建立起牢固的战略通道和作战根据地。正因为如此,所以,当2月22日东征红军主力部队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渡过黄河,并分别占领今柳林县的留誉和石楼县义牒镇,两军团先头部队分别向中阳、石楼两县展开围攻时,2月23日毛泽东率部抵达石楼县中部的张家塌村后,即致电彭德怀等,指出:“方面军目前的基本方针是用极大努力在中阳、石楼、永和、隰县等纵横二百里地带建立作战根据地,为赤化山西全省之起点,为迎接阎锡山向我进攻之战场,全部工作的中心放在了更大战斗的基础上”。为此,“拟以一军团位于留誉、暖泉镇、水头镇、坪底及中阳城附近,十五军团主力位于永和、隰县两县,并相机占领两城”,为“完成东征计划第二步任务”创造条件。毛泽东的这个决策,其目的就是为了巩固与扩大东征红军渡河后已经取得的战果。因为只有在这纵横200里地带建立起作战根据地,才能够使东征红军有伸缩回旋的依托,当形势有利于红军时,可以实现更大的战略展开,而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也便于以此作战根据地,与敌周旋,或是实行有序的防御和退却。 后来的实践证明,毛泽东的这一决策是十分正确也是十分英明的。虽然当时由于客观情况而未在这纵横200里的地方建立起作战根据地,但经过2月下旬的蓬门、关上和3月上旬的兑九峪作战,对阎锡山军队以重创后,迫使阎锡山不得不对隰县、石楼、永和、中阳进行重点“围剿”。而针对敌军的态势,毛泽东在郭家掌作出东征红军兵分三路的决策后,永和县就成了毛泽东带领的红军总部与敌周旋的根据地。 3月下旬,蒋介石调集中央部队10个师陆续进入山西增援阎锡山,从晋中、晋南向红军主力猛压过来,阎锡山的先头部队也已推进到黄河岸边,企图在黄河以东分割围剿红军主力,并于29日全部占领由红军控制的晋西黄河各渡口。鉴于形势的变化,毛泽东、彭德怀即命令河西的红二十八军从佳县以北东渡黄河,插入晋西北地区,配合十五军团作战。4月3日,毛、彭向东征红军各部作出了准备收拢兵力,集中主力粉碎敌人“进剿”的指示,并要求“前后方联系,准备开辟永和关、三交镇以南多处渡口” 4月13日,转战到永和县赵家沟的毛泽东等人经过战略分析与军事讨论后,初步决定东征红军回师陕北;4月22日,毛、彭在永和县桑壁镇召开重要军事会议,并致电各军团负责人和周恩来、张云逸:要求从4月23日至28日,“一军团派出一部占领永和关,保证将贺家畔船只全数放下,另派小部保持清水关、铁罗关、马头关等渡口于我手中”,并对如何回师西渡的问题进行了周密部署。同时命令,左右两路红军加紧向永和集中。永和在东征红军的战略退却中充分显示出了它的重要地位。4月下旬,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和红二十八军近一万余红军相继集结在永和县桑壁镇和黄河东岸的佛堂、阁山、楼山、永和关、铁罗关、于家咀等地。之后,便陆续回师西渡。永和作为东征红军进出山西的重要通道,为东征红军突入山西和顺利返师,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试想,在那个条件十分有限的年代,既无便利的交通,又无固定的物资供应,一万余红军集中在永和县黄河岸边的几十个村庄吃住拉撒那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情。但是,永和地处万山丛中,十分有利于红军隐蔽和战略转移,永和人民舍小家为大家,在十分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确保了一万余名红军战士战斗生活的粮食、水源以及宿营地,胜利实现回师西渡。这在永和党史上也是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永和老促会 李培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