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精神是一面旗帜
永远值得高擎 长治市老促会 安爱堂 白水平
抗大精神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风气乃至党风政风建设都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大力发扬抗大精神。
1938年12月,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深入敌后办学,将抗大校旗插入敌人“心脏”,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学员冲破敌人重重封锁,挺进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在屯留开创了敌后办学的先河。
屯留、壶关、潞城、武乡、黎城……抗大学员学习、工作、战斗的光辉足迹遍布上党大地,遍布太行山上。 从2017年至今,仅抗大一分校屯留区岗上村旧址已接待40000余人次参观学习。 红色基因融血脉,建功立业新时代。烽火硝烟中锻造的抗大精神,不仅是抗大立于不败之地的动力和源泉,也是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打造山西重要增长极、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美丽幸福长治的重要精神支柱。 抗大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由毛泽东同志亲手创办,亲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亲笔题写抗大教育方针和抗大校训,亲自担当教员并多次授课作报告。 “抗大抗大,越抗越大。”1938年12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作出决定,抗大实行总分校建制,深入敌后抗日根据地办学。1939年1月3日,抗大先行组建的一分校学员从延长县出发,以“何纵队”为代号,东渡黄河,冲破敌人层层封锁,越过同蒲铁路,翻越绵山,于1月21日抵达晋东南抗日根据地,进驻屯留区东故县村及寺底、崔蒙和岗上村等周围10个村庄。 抗大一分校,是抗大在敌后根据地12所分校中办学时间最长、培养干部最多、斗争最卓绝、成效最显著的一所分校,被誉为“敌后办学的先锋”,开创了敌后办学的先河,在我党我军教育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军事教育史的奇迹。从1939年1月到7月,抗大一分校在屯留办学半年多,后转移至壶关、平顺等太行山深处一带办学。 如何深入挖掘抗大一分校旧址等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宣传弘扬抗大精神、太行精神等革命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干事创业? 省委书记骆惠宁在我市调研期间,深入抗大一分校旧址实地调研时强调,要进一步保护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加快发展红色文化旅游。 省长楼阳生在抗大一分校旧址调研时强调,要精心保护岗上村旧址,精心开发红色旅游,代代传承革命精神,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让老区人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2018年“七一”前夕,市委书记孙大军与市委办公厅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在抗大一分校岗上村旧址,重温入党誓词,聆听红色故事。 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屯留区委、区政府挑担子、担责任,高度重视抗大一分校旧址抢救性开发保护建设工作。 “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山西省国防教育基地”“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治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太行干部管理学院、长治市委党校实训教学点……今天,抗大一分校岗上村旧址正成为我市乃至全省党史党建研究、爱国主义教育、干部党性教育的一流实践基地。 |